听,其实是听不清讲什么。这睡意也还没散去,这被窝的余热还有点温存。直到躺着有点小痒。
起来觅食,未发现阿爸有归来的迹象。存留的阿爸裹的馄饨还有些许,这也不是很将就。除橘子外这也是阿木所津津乐道和孜孜不倦的。水开也没等来阿爸,阿木就自己先解决自己的。阿爸喜欢吃野菜多点的,所以调出来的馅和裹出来的馄饨菜多肉少。所以做饭也是门工夫,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喜欢。能吃到一个锅里的,多半需要点缘分的。
《清冽的内在》只是之前看了一半,有机会把它完成。压箱底最后一本书还是留给《华严经》,经文是有看了一些的,走了很长的路,然后趟了一趟现实,兴致来时再拾起,边走边验证。上,中,下三焦,见识了下焦的厉害,大概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缓和这种下的因吧。这肆意妄为的一年,也让阿木清楚的意识到有些东西真的不属于自己,即使之前被迫放下。或者这会真的心甘情愿了,真做到了也是种进步。
阿爸到了很晚还没回来,自己造的业要阿爸买单,这一趟趟的劳累,是没有深思熟虑后许的愿带来的,起心动念加上行动才是一件事行成的关键。加上瘾或习惯足矣摧毁一个人。阿海说解决了惰性可以做成很多事,越来越明白阿哥说的那个做,做才是破局之法,也是成事之法,亦是胜者之法。还欠阿哥一个道歉~
这是一个因为太累而起不来未去上班却休养生息的一天,谈不上好习惯,每个月会有这么一,两天由着性子来。早睡早起的习惯很早就养成,一直贯穿至今~
第三章:日常
《华严经》止步了,以及一些想看未看的,发现兴致没那么浓了。文字的摄入算是到了一定阶段了。想想初心来上工,回过神来总感觉有些许不妥的地方。这机会的给予,多少怀有一些感恩的。有人说:多少带有点原因的。阿木的问题未解决之前多少应该要精忠报国吧。不该有眼高手低的姿态,工作中的动态修行。
阿爸到晚饭时间还没回来,估计是挂点滴,没有打扰他,怕被他唠叨。临走时,还叮咛的话没有听清,但应了下来。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