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街道古朴而宁静,街边的店铺错落有致。我一家一家地寻找,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错过她的身影。终于,在一家花店前,我看到了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此时的林悦,穿着素色连衣裙,正专注地修剪着花枝,脸上带着恬静的笑容,身边围绕着新结识的朋友。
我怀着忐忑与愧疚,轻轻唤了一声:“林悦……” 她抬起头,看到我的瞬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得让我心疼的情绪,可还没等我看清,那情绪就被冷漠掩盖。“你来干什么?” 她冷冷地问道。
我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喉咙却干涩得厉害,千言万语堵在胸口,竟不知从何说起。“我…… 我错了,林悦,跟我回去吧。” 我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
林悦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过去已无法挽回,你走吧,不要再打扰我的生活。” 说完,她转身走进花店,不再理会我。我望着她决然离去的背影,心痛如绞,可心底那股想要挽回她的决心,却愈发坚定。
我在小城找了一家旅店住下,每天都会去花店附近徘徊,期望能找到机会和她好好聊聊。有时候,我看到她和朋友谈笑风生,那曾经专属我的笑容,此刻却如针般刺痛我的眼;有时,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我忍不住想要上前帮忙,可又怕惹她厌烦,只能站在原地,满心无奈与苦涩。
在小城待了几天后,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我回到都市,辞去那份让我疲惫不堪的高薪工作,租下一间位于老旧街区的简陋工作室。工作室的墙壁斑驳脱落,采光也很差劲,但我全然不在意。我把对林悦的思念、悔恨统统融入每一个设计作品中,风格也因此大变,不再追求表面的华丽,而是专注于挖掘作品内在的情感深度。
起初,这些作品无人问津,可我并不气馁。我开始频繁参加公益设计活动,为贫困地区设计学校、图书馆。在那些偏远山区,看着孩子们纯真渴望知识的眼神,我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也在这助人的过程中,慢慢治愈了内心的创伤,我的声名,也以一种纯粹而温暖的方式,逐渐传播开来。
有一次,我为一所山区小学设计教学楼,把孩子们对知识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全都融入建筑外观。用明亮欢快的色彩,勾勒出梦想的轮廓;用灵动流畅的线条,展现出希望的活力。作品完成后,在网上引起巨大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