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快点处理你的伤口吧,别又留下疤,像过去那样,丑得要命。”
李素珍听到这话,心凉了一半,握着药膏的手微微颤抖。
张建国看都没再看她一眼,直接进了赵玉梅的房间,安抚起她的情绪。
门外,婆婆嗑着瓜子,语气轻飘飘地说道:
“素珍啊,你也看见了,建国和玉梅是天生一对,情根深重。你就别掺和了吧。”
“什么时候能让玉梅和建国给我生个大胖小子,你呢,就当保姆伺候他们。”
李素珍抿着嘴,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出了门。
她想着去自己的摊子避避风头,可没想到刚坐下,那个过敏的女人又带着人冲了过来,砸了她的摊子。
女人的脸肿得像猪头一样,指着李素珍破口大骂:
“你卖的药害得我成了这样!我要告死你!”
尽管有路人想帮李素珍说话,但都被女人带来的人骂了回去。
李素珍无奈之下,赔了女人钱,并许诺她会负责到底。
女人冷哼一声,不许李素珍再摆摊,她只能收拾东西回家。
回到家,李素珍看到婆婆正一脸喜色地从嫂子房间的窗户朝里望。
窗半掩着,隐隐约约能看到张建国和赵玉梅躺在床上,赵玉梅坐在张建国身上,脸上带着红晕。
李素珍再也忍不住,从房间里翻出了结婚证,待张建国回屋时,冷声说道:
“张建国,我们离婚吧。”
张建国看着李素珍手里的结婚证,皱着眉头问道:
“李素珍,你又在搞什么把戏?”
李素珍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盯着他。
婆婆站在门口起哄,赵玉梅则趴在门框上看着这一切,嘴角还带着一抹得意的笑容。
张建国沉默了一会儿,嘴里缓缓吐出几个字:
“你确定吗?”
李素珍点了点头,态度坚决得让张建国有些发愣。
或许是她的决绝,又或许是婆婆和嫂子的枕边风,张建国最终还是妥协了。
离婚证拿到手的那一刻,李素珍站在阳光下,看着那张薄薄的纸,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张建国站在一旁,难得抽了一支烟,语气低沉:
“以后你要去哪儿?我们公司分了套小房子,你可以...”
李素珍没有回头,轻声说道:
“不用了。”
李素珍从怀里摸出一叠纸币和一封信,趁其不备将它们塞进张建国的口袋。
纸币是给张建国的感谢费,信写明了这些纸币是还什么情。
李素珍欠张建国的都还完了,从这一刻开始,他们两不相欠。
9
张建国还想说些什么,李素珍已经转身离开。
李素珍边走边在想过敏的事,她想不通,为何她的药膏会导致过敏。
她越想越焦虑,最终决定亲自去老王家的药铺问问专业的李老头。
到药铺后,李素珍虚心向老王请教药膏过敏的问题。
老王正准备开口分析,却被王建华拦住了。
他笑着说道:
“素珍姐,问题的原因我可以告诉你,不过你得先答应我们的合作。”
李素珍犹豫了很久,问了些关于利润分配、药材种类、长期供应的问题。
王建华哈哈大笑:
“素珍姐,原来你担心的是这个!早说嘛,咱们是邻居,有什么不好解决的?这一切我都能解决,我们可以签合同,保证不会亏了你。”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另外,我听说你摊子被砸了,我们家可以单独为你提供一个铺面,就当是投资,不收你任何门面费。”
“唯一的要求是,这个铺面在临市,需要有人去那边看着。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李素珍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天上竟有这样的好事。
她正想摆手拒绝,王建华却掀起裤腿,露出一条长长的疤痕,笑着说道:
“素珍姐,你忘了吗?小时候我掉进水塘,差点溺死,就是你把我拉上来的,救了我一命,这个就当我们家还你的恩了。”
这句话让李素珍愣住了。
她迅速在脑海中搜寻记忆,终于想起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儿的模样。
李素珍沉默片刻,接受了王建华父子的好意。
离婚后的张建国,心里空落落的。
他看着手里的离婚证,心中苦涩不已。
张建国想不通,为何李素珍突然提出离婚。
在他的记忆里,李素珍的态度明明已经有所缓和,甚至偶尔还有些许笑容。
难道真的是因为李素珍变得漂亮了,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了吗?
他想回家静静待一会儿,可推开门时,却听到母亲和赵玉梅的谈话。
婆婆笑着问:
“怎么样?我儿子厉害吧?那天给他下药,得逞了没?”
赵玉梅低声说道:
“妈,下药是成了,可他喊着李素珍那小贱蹄子的名字,根本不肯碰我!”
婆婆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道:
“没事儿,反正李素珍那贱蹄子已经跟他离了婚。你的机会来了,要自己好好把握!你都不知道,当时她撞见你们的样子,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张建国愣在了门口,难怪李素珍会突然提出离婚。
手里的离婚证变得刺眼无比,他看向赵玉梅和母亲的方向,心里像是被刀割了一般。
张建国想到了李素珍走时说的话,冲出家门,立刻坐车去了岳父岳母家。
他想见到李素珍,说清楚一切,可到了那儿,却没有李素珍的身影。
与此同时,李素珍已经去了临市的铺面。
王建华也一同跟来,帮她打下手,还时常帮她磨药。
……
时间慢慢过去,李素珍的小店逐渐扩展,从最初的小门店,慢慢发展成一个小有名气的品牌。
她一边忙于铺面的经营,一边自学医理知识,努力钻研为什么那位顾客会过敏。
两年后,她终于找到原因,并根据过敏顾客的肤质配制了一款适合她的新药膏。
她拜托王建华将药膏送回去,希望能解决顾客的问题。
然而,她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却被张建国撞见了。
10
张建国无意间在镇上看到王建华递给顾客的药膏,认出了那是李素珍的手艺。
他顿时心乱如麻,拽住王建华的手,声音颤抖:
“这药方…是素珍的,对不对?你为什么会有她的药方?她到底在哪里?”
王建华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只是将手抽出,转身离开。
张建国却不死心,一路尾随,跟着王建华来到了临市。
站在装修精致的店面前,张建国竟然有些胆怯。
他隔着玻璃望进去,看到李素珍正坐在柜台后,专注地磨药。
李素珍磨药的样子和两年前院子里的她相重叠,张建国一瞬间晃了神。
两年过去了,李素珍变得更加漂亮了,举手投足间不再有往日的卑微与懦弱,美的不可方物。
张建国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店门。
“欢迎光临。”
李素珍低着头说了句标准的招呼语,抬头的一瞬间,两人同时愣住了。
她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浮起一抹疏离的笑容:
“这位先生,是来买东西吗?我看您的肤质偏干,这款药膏或许适合您。”
张建国没有理会她的推荐,而是急切地向前一步,抓住了她的手:
“素珍,当年的事你听我解释…”
李素珍神色平静,微微后退了一步,将手抽了回来:
“先生,如果您不打算买药膏,请不要打扰我做生意。”
张建国看着她脸上的微笑,胸口一阵发闷,深深叹了口气。
再开口时,便满是祈求:
“素珍,我们聊聊好吗?这些年,我找了你好久…”
张建国有些迫切的想告诉李素珍当年的真相,这些年他找李素珍找的太苦了,这一刻看到她,迫不及待想告诉李素珍,自己多想她。
这些年,张建国身边的朋友都笑他30多岁却苦出了50多岁的样子,也有人劝他再找一个妻子,别总是沉浸在过去。
嫂子也打起他的主意,日日出入他屋,可他脑海里只有李素珍一个人。
李素珍没有答话,刚要开口,门口又进来了新的顾客。
她转身将张建国轻轻推到一边,立即招呼顾客:
“欢迎光临,请问需要什么?”
从早到晚,店里的人络绎不绝,张建国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忙碌的身影。
她对每一个顾客都彬彬有礼,处理每一件事都得体大方,张建国看得入了神,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
直到傍晚,门再次被推开,张建国抬头一看,来人他认识,是赵玉梅的同事。
那女人一进门,亲热地握住李素珍的手,笑着说道:
“老板娘,我又来买药膏了!这次多备几瓶,回去好给朋友们分享!”
说着,她的目光扫到张建国,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开口:
“哟,这不是赵玉梅那个小叔子吗?怎么站在这不走,看上咱们老板娘了?”
张建国没有否认,低声嗯了一声。
女人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我还以为你离了婚以后看不上别人了呢。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这老板娘确实漂亮,你看上她也不奇怪。”
“只不过啊,咱老板娘不是那么好追的,况且你还是个二婚。”
她虽然语气轻松,但话里话外透着不屑,张建国却没心思去计较这些。
张建国只是看向李素珍,心中隐隐期待着她的回应。
李素珍没回话,张建国忍不住开口:
“老板娘就是我的前妻,我只能看上她。”
那女人瞪大了眼睛,语气里满是惊讶:
“什么?不可能啊!你前妻不是个丑八怪吗?脸上还有那么长的一道疤…”
这话一出,张建国愣住了。
他忍不住偷偷瞥向李素珍,生怕她会被激怒。
李素珍倒是坦荡,笑着对女人点了点头,像是默许。
张建国皱起眉头,语气低沉:
“你是怎么知道的?”
11
那女人笑着摆摆手:
“嗨,当年你嫂子天天说啊!每次提到你那前妻,嘴里没一句好话,什么脸丑、懒惰、没本事…我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随着女人的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