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相机。"林小鱼说。
"也许它只是在不理解,"我看着小墨审视镜头的样子,"为什么我们人类总爱用一个圆筒型的道具,去记录那些转瞬即逝的时刻。"
就在这时,一对准备拍结婚登记照的情侣走了进来。小墨立刻跳到了我的器材箱上,用一种洞察一切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我让这对情侣坐好,调整角度,看向取景框。这一次,画面清晰地显示:他们会因为一只猫而分手。我忍不住看了一眼小墨,它正用那种"我早就知道"的表情舔着爪子。
3、
后来,林小鱼开始固定光顾我的照相馆。原因很有意思:她在筹备咖啡馆期间,莫名其妙变成了流浪猫们的"星探"。每只被她带来拍照的流浪猫,都仿佛是来参加某个选秀节目的素人选手。
"这是小花,擅长夜间演唱,发片量堪比李宗盛。"她一本正经地在档案上写着,"这是大胖,专业占位十年,对各类睡眠场所都有独到见解。"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照相馆是不是被误认为某个地下猫咪星探公司。但看着她认真给每只猫写简历的样子,我又不忍心打断。毕竟在这个城市里,还有谁会把流浪猫的特长写得如此细致,仿佛在为它们筹备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
当她决定装修咖啡馆时,我自告奋勇加入了装修团队。这大概是我人生中最不专业的一次顾问工作——一个连宜家衣柜都装不好的人,居然在指导别人如何打造一个猫咪乐园。但我确实知道一件事:小墨绝不会容忍任何低于它身高一点五倍的猫爬架。
验收时的场景颇具艺术感:一群流浪猫,摇身一变成了建筑评估师。小墨领着它的"专家团",以一种鉴赏故宫角楼的严谨态度丈量每一寸空间。它们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