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还提议,为了避免媒体过度关注,最好别大肆寻找,让我“安静”地处理好自己的事。
我看到父亲的表情渐渐阴沉。他显然已经对我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认为我或许真是因“做错事”而逃跑。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先不用声张……万一她真是心虚跑了,我们林家的脸面也会被她丢尽。”
于是,他吩咐下去:暂时封锁消息,还要冻结我所有的资产。“免得她再折腾出什么乱子。”话语间毫无半分悲悯,似乎我已经成了家族的累赘,甚至是耻辱。
我在旁看得心如刀绞,父亲的决定里,连一丝对我安危的真正关切都没有。他问都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监控?为什么我要去河边?是不是有人在逼迫我?他的关注点,全都落在“林家的脸面”与“雨晴是不是又想搞事”这些猜测上。
从我回来之日起,我就努力地证明自己,努力让他相信,我是可以扛起家族企业的人。我满怀憧憬地以为,只要多做些贡献,他会给我一句肯定。可是最终,我等来的是他毫不犹豫地封杀,以及对我可能“自杀逃跑”的冷酷论断。
我只觉得心底的寒冷再次笼罩了全身——或者说,全魂。大概,我对他还是抱有期待,但这份期待,却正被现实一点点粉碎。我飘在空中,看着他对苏玉婷说:“你辛苦了,玉婷,这段时间林家和公司都要靠你多担待。”然后还伸手拍拍她的肩,仿佛她才是他唯一真正放心的女儿。
那一幕,让我连死后的灵魂都在战栗。我曾经以为,我会有机会感动父亲,让他知道我的真心,可如今一切都化作泡影。或许,我不该再奢望,他会为我真正地担忧。因为在他眼里,我已经成了“麻烦制造者”,还是个没用的、需要被剥夺继承权的废物而已。
我难以言喻地痛苦。可我还不想就此离开。我要继续看下去,看他们对待我消息的下一步反应。倘若最终他们都坚信我是个“自寻短见”的罪人,那我也只能含恨离去了。
第四章:往昔的期望
我继续停留在林家。此时已是深夜,偌大的宅邸里灯火通明,但空气却格外沉闷。父亲林志远在书房里和几位家族长辈通着电话,说起我的“失踪”时,语气中充满了不满和训斥,似乎我理所当然地在给他们添麻烦。他下令要彻查我是否“卷走了家里的资金”之类的,丝毫没把我的生死当成首要要务。
我在半空中听得心如刀割,忍不住回想起我刚刚回到林家不久时,对这位父亲抱过的那些希望——
那时候,我还是个初回家的“真千金”,对父亲林志远的态度充满好奇。他是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是我血脉相连的至亲。再怎么说,他也该对我多有关注。可他的眼神却一直放在苏玉婷身上。面对我时,更多的是敷衍和礼节,仿佛只是要尽到“找回亲生女儿”的社会责任。
可我依旧抱着期待。为了融入林家,我努力学习公司运作的知识,还会每天早起在客厅里恭恭敬敬等父亲下楼,只为了和他一起吃一顿早餐。那时候,我企图用这种方式与他增进感情。哪怕他只是在餐桌上随口问我一句“你睡得可好?”,我都会开心一上午。
然而,这些努力,大多数时候都被苏玉婷不露痕迹地破坏。例如她故意告诉我父亲要去公司开早会,而其实父亲并没有离开家;或者她在我准备给父亲递资料时抢先一步,让我变成“不识大局”的笑话。她深谙父亲的习惯,在他面前极尽乖巧,在我面前则是一副冷然又讥诮的面孔。
最令人寒心的是,我以为我做得还不够好,才会让父亲无动于衷。可真正的原因是,他根本不想再投入任何情感在我身上。对于他而言,花了二十多年心血栽培的“女儿”才值得信任,而我虽然有血缘,却始终是个带着外来气息的陌生人。
想到这些,我心里一阵酸涩。或许,从最开始,我和父亲之间就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那条鸿沟的名字叫做“偏心”,也叫做“先入为主”。我只是单方面想跨过去,却从没意识到,他对我其实连伸手的意思都没有。如今,他干脆给我定罪为“逃跑”、“卷款”或“自杀”,一切恶名都理所当然地扣在我头上。
我环顾父亲书房,注意到桌上还摆着一张我曾经的照片——那是我好不容易和他一起外出参加商业活动时拍的。照片里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而父亲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此刻,他拿起那张照片,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忽然“啪”地扔进抽屉里,一边嘟囔:“如果她真的丢了林家的脸,我绝对不会再心软。”
我呆立在旁,心如寒冰。原来,在父亲这里,我到底不是那个“能让他心软的女儿”,只是一个忽然闯进他世界、又不断惹出风波的陌生人罢了。我无法告诉他:在我死之前,我尚且怀揣一丝希冀,希望他能理解我,或者在关键时刻护我一回。可惜,他什么也没做。
我浑身无力地飘出书房,悲恸得无法再多待片刻。或许,我该看看王美玲——那个几度在我危难时给过我温暖,却又让我失望到痛彻心扉的继母。
第五章:继母的转变
迈出书房门,我的灵魂径直向继母王美玲的房间飘去。她的房门半掩着,透出昏黄的台灯光。我轻易就穿过门板,看见她正坐在镜子前卸妆,神情疲惫又浮躁。
我一直以为,王美玲是我在林家为数不多的温暖来源。记得我刚回来时,家中许多亲戚都觉得我背景复杂,不愿亲近我。尤其是苏玉婷的朋友们,对我各种嘲讽。父亲忙于应酬,对我的处境完全视而不见。有天我被苏玉婷在聚会上当众羞辱,心情糟透时,无意中遇到王美玲。她陪我坐在花园里,给我端来一杯热茶,轻拍我的肩安慰我说:“雨晴,你在这里始终是林家的女儿。”
那一瞬间,我感激得想落泪,认定她是我最后的依靠。然而,现实一次次打破我的幻想。她其实更偏爱自己带来的女儿——也就是苏玉婷。当我的存在威胁到苏玉婷在林家和公司中的地位时,她往往会选择沉默,甚至会在父亲面前替苏玉婷说话。久而久之,我发觉她仅有的一点关心和善意,是在苏玉婷不存在竞争的时候才给我的。
我盯着镜前的王美玲,看到她卸妆后那张脸满是阴郁。她好像想起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