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故人归》

1

《故人归》 犟本本 2388 2025-01-19 09:22

  

这一篇里,我将构建一处圣地,这里没有佛教禁忌,也没有道家清流,这里只能令人心静一时,一张木椅,万卷诗书,人言消泯,杂尘无。无论是迁客骚人,还是普通白衣,喜欢看书的人,都可以来此寻觅片刻的安宁。这是世间最圣洁的地方,因为它是一座书山。

(一)闲修士初识书山景,逢故人各有难念经

漆艳山是一座书山。

从八间书室到现在几十栋二层楼阁,从占山之一隅到如今的规模庞大,欺山压石,历时三百多年,峰主换了数十代。

漆艳山上的藏书室自创建以来的小有名气,到现在的闻名于天下,除了在藏书数量上逐年丰富、汗牛充栋外,书籍种类齐全,上下几千年无一不收揽于此。

漆艳山藏书对外开放,几乎每日都有前来看书的人,但有盛淡季之分。春秋闱前后,来此的士子会住满山间陋舍,看书不收费,但住宿和饮食要,漆艳山的日常收入来源于此,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收入,比如一位藏书家要归隐漆艳山,家境比较富裕的,除了携三大车书来,亦会捐以大笔资金。漆艳山很穷,这也是藏书界共知的。所谓的峰主和楼主,不过是个管事的,没有工资,全凭情怀,那些弟子也是如此,他们有日常工作,比如开楼门关楼门,开窗关窗,按时清扫等等,闲时看书学习。但有一点不要忘记,他们都是藏书家。

耿星荃是修真界的一位普通修士,但他的哥哥耿星河是他们门派的继承人,他继承该门派后就特地给漆艳山送去了五百两银和三大车书,安排耿星荃去那里学习一段时间。实际是因为他们的师父云游之前告诉他,耿星荃与漆艳山有一劫缘,只能他自己去解。

耿星荃算是漆艳山的贵客,冲着那三大车书,就早早有漆艳山弟子在山下等着他了。在山下迎接他的人有五个,最后留下两位弟子给他安排住处,并带领他去参观漆艳山各处。

他们在路上闲聊。

两位弟子问耿星荃知不知道关于漆艳山的历史,耿星荃回答知道,在书本里看到过。

耿星荃知道漆艳山的第一任峰主是吴有贤,当然,当时不能称为峰主,只是人间的一位藏书大家。

吴有贤生前做了一辈子的白衣,三十多年的科考之路,他始终未成功,最后将近六十花甲之时,想开了,毅然弃俗归隐漆艳山,在好友纳兰慕唯的资助下修建了八间“漆艳书屋”。他嗜书如命,不仅将家中书籍尽数迁藏于此,还不忘继续买书藏书,到他去世时,室内书籍可达一万多册,琳琅满目,汗牛充栋。

书屋由其最得意的门生吴硋舒接管,之后又传了十几代,直到今日的吴仁明接任,漆艳山上的藏书事业已发展了三百多年了。而在此期间,搜书藏书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漆艳书屋也从最开始的私人藏书室变成了现在的“蓄天下图籍,延四方贤俊”的人间圣地、福地洞天。各种藏书事务作坊完备系统,设施齐全,人员分工合理,维持了漆艳藏书百年的不断。无论是战火连天,还是改朝易代,世间纷纷扰扰,遭殃的却免不了书籍珍宝,而漆艳山不同,它是超脱于俗世间的存在,巍巍然屹立于此,只有风能吹动树枝喧哗,只有雨能溅起泥泞尘沙。明明是著世闻名,却又安静的似从未存在。

这就是他对漆艳山书屋的认识,从书本上知道的,仅此而已。

两位弟子对视一眼,不置可否,可神情却有些许异样。

他问:“怎么了?是有哪里说的不对吗?”

“没有没有,耿公子说的对极了,只是,关于纳兰慕唯........公子上山后莫要提起这个名字就是。”那位弟子脸色沉了下来,叮嘱道。

“......方便问一下原因吗?”耿星荃笑着左右环顾了一下,见四下无人,凑近他们问。

“恕我们不能告知!”两位弟子大骇。

“好吧,你们有你们的规矩,入乡随俗,我不为难你们。”他十分潇洒地转过身,带动衣摆飘起,继续向前走去。

“谢公子理解。”两人快走几步急忙跟上。

走了一上午之后,耿星荃大致了解了漆艳山的建筑布局和地理位置。

漆艳山建筑排布以山腰处为一断层,。

山腰上为建筑群,除了藏书楼,还有阶、轩、廊以及寮等的建筑。

山腰下密林广布,零星能见几间小木屋的身影,其实数量蛮多的,是用来住宿的租房,简陋狭义,但价格昂贵无比,堪比山下客栈的上等间。尽管如此,前来读书之人是自在其乐,也给它们取了雅名,比如学海山居、读未见书斋、学耕山馆以及通书山堂等等,五花八门,各有情趣。这些租房是给前来看书的外乡人住的,至于藏书家们,另有住所,离山腰更近处,房间情况与此类似。

耿星荃被安排在了山腰下的一间被那两位弟子称为上等租房的屋子里。从外表上个看,这间屋子与其他的屋子并无差异,一张竹木床,一个衣柜,一张桌子和一把木椅子,整个房间给人一种空旷的苍凉。他很疑惑,这是怎么区分的呀?

两位弟子讪笑着解释,这间屋子里有植物还有茶壶,其他屋子都没有的。

哦,还真是,桌子上确实有一盆不知道是什么的小盆栽,和一个茶壶以及一个瓷杯。

他们离开后,耿星荃躺在床上,盯着屋顶的茅草,一脸的无奈。

“咚咚咚”有人轻叩耿星荃的房门。

耿星荃立刻坐了起来:“请进。”

进来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青衫长袍,头戴黑色圆帽,腰间系着一块玉佩。身材挺立,面目方正,器宇不凡。

“我叫张启林,家就在山下村子里,今年参加乡试成了一名举人,明年还要参加春闱,我是来这里复习学习的,”他打量着耿星荃,犹豫道,“咳......你就是耿星荃吗?”

“嗯,不过我是江湖中人,大人怎么会知道我的?”耿星荃很有自知之明,他是一个常年跟在师父师哥身后打马虎的笨蛋,名声当然还没有打出来,这位大人又怎么能一眼就认出来呢?

“哈哈哈,李青莲的《侠客行》公子有没有读过?”

“请大人赐教”

“《侠客行》里有两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四句诗,可不是写尽了一个文人的侠客梦吗?江湖也好,仕途也罢,都是活在一个世上,总能遇到的。”

“所以,您到底是如何知晓我的呢?”虽然对方只是一位文弱书生,但耿星荃也只是初级术士,也很弱的,他哥告诉他,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十分谨慎。

张启林笑了,轻轻叹了一口气:“不是我如何知晓你的,而是你把我忘得一干二净了。两年前的事,我们村里出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