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浩在告知她,他被举荐到边疆,为国效力,或许再难相见。但他们的心,已因诗而连成一线,超越了距离和时间。
这便是他们的故事,在花灯与月光下,用诗句交织的爱情,留给后人无限的想象和感慨。
一年又一年,洛阳的中秋灯会如期而至,但苏琴心再未见到李文浩的身影。她在每年的这一夜,都会在心中默念那首诗,期待着奇迹。
然而,李文浩在边疆的日子并不轻松,战斗与苦寒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但他从未停止用诗词记录思念。每一封写给苏琴心的信,虽然未能寄出,却如一盏灯,照亮了他在异乡的夜晚。
苏琴心在家族的安排下,生活依旧,但她将全部的感情都寄托在诗词中。她不仅写诗,还开始教授其他女子诗歌,借此寻找那一丝与李文浩的精神连接。
时间流逝,十年后的某一天,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洛阳,带来了一本诗集,其中收录了李文浩的所有诗作,书名便是《江月照人》。这本书在文坛引起轰动,因为其诗风清逸,情感真挚,尤以对故人的思念最动人心弦。
苏琴心在看到书中那首熟悉的《江月何年初照人》时,眼泪夺眶而出。她终于知道,李文浩虽然远在边疆,但他的心从未离开过她。
那年中秋,她再次来到灯会,怀揣着这本诗集,准备为他写下一首新的诗。然而,她却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双眼睛依然清澈如昔。
“琴心。”李文浩的声音有些沙哑,但依旧温柔。
他们在人群中相视一笑,仿佛时间从未流逝。他们没有再多说,只是手牵着手,在灯笼的映照下,默默地走过这条熟悉的街道。
在他们身后,许多人看到了这对情侣的重逢,纷纷感叹于诗词的力量,感慨于这份横跨十年的爱恋。这一刻,他们的爱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也是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