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3

阳和雪 2129 2025-01-17 09:01

  

好不到哪里去。”

“我明白的,”林心搭话,“入党的人,都是做好了送命的准备的。”

所以,吕叔叔才会不知道啊。

为了现时的这点宁静,是非不知道不可的。

林心很清楚,不论真实与否,这个年代下的安宁与平静,总是难得的。

于家庭而言,吕叔叔倒是比她爹有担当许多。

……

“我十五岁那年,日军侵占了东北。”

“我在吕叔叔那里蹭书报,也蹭了两年了……”

……

“地都被抢了,还在追着守地的忠犬喊打……”吕冠春说着,颇有嘲讽意味。

许是被林心的“勤奋”感染了,两年来,本好动的俩兄弟也常与她一起泡在书堆里了。

对此,吕爸倒是喜闻乐见。

当然,得除去他们那越发明朗的政治倾向。

也不是说多么反对,他只是觉得心虚,有些害怕。

怕什么呢?

怕他们为此而卷入那些不必要的争端、战争中。

他其实是不反对儿子们有信仰的,只是怕,怕那信仰和与它相关的麻烦来得太快,使他失去本就应有的那点掌控感。

对家的完整状态的掌控感。

“愚蠢,可笑,残忍,阴险!”吕冠秋接过他哥的话茬道。

“哈哈,冠秋可真会用词。”林心陡然发笑道。

“都这样了你还笑得出来。”

“笑,为什么不笑。”瞬间耷拉了头,“除去笑,我还能做什么呢?”

总不至于哭吧?

林心当今的精神状态,倒令她想起他爹那时的样子了。

原来娘亲倒没有说错。

碰了那些书报,真是会失去生气的。

……

林心日记:

对啊,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两年,接触那些书报两年了。

期间,我从未停止过思考这个问题。

我能做什么呢?

入党吗?

找不到它的任何踪迹。

参军吗?

年纪不到,又是个女的。

且还对军事一窍不通。

怨天尤人吗?

那又有什么用处呢。

学鲁迅之类,以文救国吗?

年代不同了,也没了那样的耐性。

且……

有一个鲁迅就够了。

便再仔细想一想吧,想想还有什么漏掉的,是我能做的事。

……

“冠春,再过两年,去读军校吧。”读报时间,岁月静好。

“好。”吕冠春似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冠秋呢,”林心转而发问,“要去吗?”

“去。”吕冠秋答起话来,还是那么干净利落。

……

“于是,我十八岁那年,也就是1934年,我们都进了军校。”

“因为女生本就不多,无论上课还是训练,我们多数时候都仍是在一起的。”

……

因为住在女生宿舍,林心还是渐渐认识到,原来不是所有女子都像她娘亲那样只会顾家的。

也对,能来读军校的女孩,多半也都是有些主见的罢。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没有她所以为女孩儿该有的那份娇气。

个个都英气十足的,毫不输给那些男生。

很好相处,也无人对她与那对男孩儿走得太近这件事有过不适言语。

后来,慢慢的,林心才发现……

她身边的人都明确了自己的信仰,唯有一人除外。

她叫高圆圆,来自东北,比多数女孩都要高挑些。

……

我叫高圆圆,出生于商贾世家,父亲那一代,做上了将军。

我一直以为,作为一个军人,父亲是爱国的。

从小到大,一直以为。

他也总那样教我,让我从小便以为,作为这个国家的人,就必然要去爱它。

一直到那一年……

我的家乡被侵占了。

期间,高层居然说什么不抵抗。

我看着父亲按兵不动,心里很是着急。

“爹,为什么还不出兵?”

“上头说了,不抵抗。”

“可,可再不抵抗,就快来不及了呀。”

“丫头乖些,别再说了。”他有些颓然地点燃一根烟,“爹爹得服从命令。”

“可爹你不是说,爱国是人的天性吗?”

“爹爹是军人,”长呼一口气,“唯一该做的就是服从命令。”

“可……”

“圆圆~,”娘亲终于搭话道,“快去睡吧,别烦你爹爹了。”

从来,我都最听娘亲的话了。

可这回,无论是爹还是娘亲的话,似乎都变得难听起来了。

我也没办法,谁让他们,是我的亲爹娘呢。

那一刻,我似乎对爹的没办法有那么一些感同身受了。

好像也不那么怨他了。

可……

按兵不动不说。

他万万不该,一晃眼就去当了汉奸呀!

而且他竟说,是为了我好。

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为什么从小教我爱国的人,会以那样的方式背叛了他的国家。

也同时背叛了他自以为深爱的女儿啊。

若他不曾教过我,也就罢了。

如此这般,仿佛是放下了骨肉之情,当真选择与我敌对了。

那么,这与我敌对的,还能算作是我的父亲吗?

国将不国,作为汉奸的女儿,我又能做什么呢?

……

高圆圆想了一整个晚上,硬是没想出多少有用的东西来。

唯独一样,是她当下可以做到的。

“送我去军校吧。”她想着,若没一点基础,可能就只能选择与日本人肉搏了……

那样的话,她明显占不到任何便宜。

“也好,也好~”她爹仍颓唐着,身上再毫无作为将军的威严与动力。

于是她就去了,去到了与林心的同一所军校。

……

这些事儿,也是后来与高圆圆熟识了,林心才知道的。

作为交换,林心也告诉了高圆圆她来这儿的目的。

她所行之事都基于一个目的,那就是,找父亲。

……

林心在日记里写道:‘父母的教育,总是不论对错的,一直以来压在子女身上的,只是“为你好”三字而已。

只要添上这三个字,再不合理的言行,也轻易被修饰成了人之常情。’

可虽说看得清,林心也很难对高圆圆的经历感同身受。

她的父亲是个向来温和,平日里没什么主见的性子。

母亲虽说爱唠叨,却也只是唠叨而已,从来知道分寸,不会说戳人心窝子的话的。

林心对他们产生过的最差感觉,也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