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沉静却带着某种探寻的意味。他低声说:“如果真是记忆,那一定是属于别人的记忆。可这也太荒谬了,不是吗?”
林霏点了点头,却始终无法摆脱心底的不安感。
当天傍晚,林霏回到旅馆,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月湖镇的历史。镇上的资料并不多,只提到这里曾经是一个古老的艺术家聚集地,不少画家和作家都曾在此短暂居住过。
她正翻阅一篇关于月湖艺术家生平的文章时,一张模糊的老照片吸引了她的注意。照片中,一个身穿长裙的年轻女人站在湖边,手里拿着一幅画板,神情专注而忧郁。
林霏盯着照片中的女人,忽然觉得眼熟,甚至有一种毛骨悚然的错觉——这不正是她梦中那个模糊的身影吗?
她连忙看了看照片下的文字说明:摄于1938年,画家苏曼在月湖创作时的留影。
“苏曼?”林霏默念这个名字,心中涌起一股无法名状的情绪。她飞快地将照片保存下来,内心隐隐觉得,这个名字或许与她的梦境有关。
夜晚,林霏又一次陷入梦中。
这一次,梦境更为清晰,她看见自己穿着一件浅色的长裙,站在湖边挥动画笔,面前的画板上是一幅月光下的湖景。她的身边站着一个男子,他的脸被雾气笼罩,但低沉的嗓音传入耳中:“曼曼,我一定会回来,等我。”
梦中的自己听到这句话,眼里闪过一丝泪光,喃喃道:“我会等你……无论多久。”
忽然,画面一转,湖水掀起巨浪,眼前的画板被冲得四分五裂。林霏惊醒过来,额头满是冷汗,心跳急促。
她坐起身,愣愣地盯着窗外的黑夜。刚才梦中的名字——“曼曼”——和照片中的“苏曼”联系在了一起。她开始意识到,这一切可能不仅仅是梦,而是某种深埋于记忆中的东西正在试图浮出水面。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房间,林霏抬手挡住刺眼的光线,却无法阻止脑海中昨夜梦境的片段浮现。那一声“曼曼”,那张撕裂的画,还有那男子模糊却温柔的脸庞,让她久久无法平静。
早餐过后,林霏带着画夹,再次来到湖边。这一天,沈遇意外地没有出现。湖畔的风比昨日更凉,树影摇曳,她却画不下去。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远处湖心的小岛上,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召唤她。
午后,林霏决定去镇上的档案馆,尝试寻找关于“苏曼”的更多线索。月湖镇的档案馆藏书不多,大多是一些零散的地方志和老报纸。档案管理员是个和蔼的老太太,见林霏感兴趣,热心地帮忙翻找资料。
“苏曼啊,她是个有名的画家,年轻的时候常来月湖作画。”老太太将一张泛黄的报纸递给林霏,上面印着一则短文,标题是:“天才画家的陨落——苏曼失踪之谜”。
文章写道:
“1938年秋,著名画家苏曼于月湖镇失踪,留下的最后一幅画未能完成。当地传言,苏曼失踪当日,曾在湖边与一名男子争执,随后不知去向。她的作品《月湖》成为遗作,至今仍留存在湖边的老画室中……”
林霏的手指轻抚着报纸上的文字,内心翻起滔天巨浪。苏曼的命运竟和她的梦如此相似,那幅未完成的《月湖》,难道就是她梦中不断重复的画作?
她向老太太询问那间画室的下落。老太太思索片刻,说:“画室在湖对面的小山上,早已废弃。有人说,那里仍然留有苏曼的画和遗物。”
林霏压下内心的激动,谢过老太太,决定下午就去那间画室。
黄昏时分,林霏找到一艘小船,划向湖对岸。太阳渐渐西沉,湖水泛起金色波纹,远山在余晖中显得朦胧而神秘。
画室坐落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木制的小屋已被岁月侵蚀,门窗斑驳,青苔爬满了墙壁。林霏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木香与潮湿的气息。
画室内陈设简单,一张画桌、一排画架,角落里堆着一些被尘土覆盖的画布。林霏的目光被一幅画吸引住了——那是一幅未完成的湖景画,湖水的轮廓已画好,却缺失了岛上的细节。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画布,忽然感到一阵寒意从指尖蔓延至全身。耳边似乎响起了一个低沉的声音:“曼曼,等我……”
林霏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