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梦核之核

1

梦核之核 席艾邦 3827 2024-12-27 15:07

  

第一章 脑洞

在这所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校园里,大二学生王旭生性开朗,课后总爱去学校附近的 “吸管茶饮” 店买饮料,然后优哉游哉地回宿舍享受。

那是个燥热难耐的夏夜,街边路灯散发着昏黄黯淡的光,将王旭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吸管茶饮” 的招牌闪烁着微弱光芒,店内弥漫着奶香与茶香,可今天还混杂着一丝淡淡的腐味,王旭撇撇嘴,未加留意,只当是天气炎热所致。

他买了杯加量柠檬片的冻柠水,刚把吸管插进杯里,手一滑,吸管掉地。他向店员,一个面色苍白、眼神空洞的年轻人,再要了一根。王旭接过时,瞥见店员手指冰冷颤抖,指甲缝里有黑色污垢,不过他一心想着喝饮料,没放在心上,插好吸管就离开店铺往宿舍走去。

王旭边喝冻柠水边享受着酸与凉带来的快感,白天的学习疲惫也消散不少,全然没注意到身后渐近的脚步声。此时,周围愈发阴森,路边树木被夜风吹得疯狂摇晃,枝叶摩擦沙沙作响,似在诉说着不祥之兆,几只蝙蝠从头顶飞过,黑影在灯光下一闪而过,带来一阵诡异凉风。

突然,一只手从后面重重拍在他后脑勺,接着是朋友的笑声:“嘿,王旭,想啥呢!” 王旭吓得向前一倾,紧接着恐怖的事发生了。他嘴里的吸管竟从后脑勺缓缓穿出,鲜血渗出,滴落在地,在昏黄灯光下显得阴森恐怖。王旭眼睛圆睁,脸上残留着惊恐与疑惑,身体一软倒在地上。朋友也被吓得脸色惨白,呆立当场,双腿发软,心脏狂跳,呼吸急促沉重,每一口呼吸都像是在吞咽恐惧。

此时,周围空气仿若凝固,掉落一旁的冻柠水还冒着冷气。而不远处的黑暗中,一个模糊身影静静伫立,仿佛这场恐怖悲剧的幕后导演,正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

第二章 传记

我是一名传记作家,在这个行业里,我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听过形形色色的故事。每天,都有人怀揣着自己的过往或梦想,踏入我的工作室,希望我能将他们的人生记录成册。

这一天,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我杂乱的办公桌上。一个自称黄毕扬的男人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低调的西装,但我还是能感觉到他身上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当他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时,我不由自主地盯着他看,那种熟悉感愈发强烈,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

他开始讲述他的故事,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你可能不会相信,但我就是黄家驹。当年在日本的那场意外,是公司为了利益一手策划的。他们利用我的死进行炒作,让我成为了乐坛的传奇,而我则拿着一笔钱,隐姓埋名,过起了新的生活。”

这怎么可能?黄家驹已经去世多年,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哀伤,让我有些动摇。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助手发来的一条信息:“老板,我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和你之前接触过的一些人有关,你最好看一下。”

我心中涌起一股不安,打开助手发来的文件。里面是一些旧照片和新闻报道,照片上有一些模糊的身影,看起来像是张国荣、梅艳芳和邓丽君,但时间和地点都对不上。报道中提到了一些神秘的聚会和匿名的信件,似乎都在暗示着这些巨星的死亡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抬起头,看着黄毕扬,问道:“你为什么现在要说出这个秘密?”

他苦笑了一下:“因为我厌倦了这种生活,我想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而且,我也收到了一些奇怪的信息,就像他们在召唤我一样。”

此时,房间里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我想起了一个月前收到的那封自称是张国荣发来的邮件,当时我以为是粉丝的恶作剧,现在看来,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突然,门铃响了起来。我起身去开门,发现门口空无一人,只有一个老式的录音机。我疑惑地拿起录音机,按下播放键,里面传出了一段熟悉的歌声,是邓丽君的《甜蜜蜜》,但歌声中似乎夹杂着一些奇怪的杂音,像是有人在低语。

我回到房间,发现黄毕扬正盯着窗外,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黑影一闪而过,消失在街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喃喃自语道。

黄毕扬转过头来,对我说:“我们都被卷入了一个无法解释的事件中,我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但我感觉,他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第三章 空调

在我的记忆里,孟帆就像个与季节 “格格不入” 的人。他妈妈苦口婆心的那句 “空调吹多了不好”,对他来说就像是一阵无关痛痒的风,吹过便散,没在他心里留下半点痕迹。

夏日炎炎时,他家的空调仿佛被施了永不停歇的咒术,从早到晚呜呜作响,源源不断地向外吐着冷气。孟帆呢,就整日蜷缩在那片寒冷的 “避风港” 里,与外面滚烫的世界彻底隔绝。我时常想,他是不是打算在这冷风中度过一整个夏天,甚至更长的时光?

而到了冬天,当凛冽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街道,人们都裹紧棉衣匆匆赶路时,孟帆却依旧短袖加身,旁若无人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他那单薄的身影在冬日的灰暗色调中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来自另一个温暖的时空,对周遭的寒冷浑然不觉,又或者,是根本不屑一顾?

那天,阳光难得地露出了笑脸,我兴致勃勃地约孟帆出去玩耍。我们来到了一家熟悉的寿司店,刚进门时,店内的凉意让我微微一哆嗦,但想着一会儿吃着热气腾腾的寿司,身体很快就会暖和起来,便也没太在意。

我们有说有笑地吃着,可吃到一半,周围的空气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本的凉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闷热的气息。我抬头张望,才发现是老板疏忽,忘记打开暖气了。就在我准备开口调侃几句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孟帆。

那一瞬间,我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孟帆的身形在我眼中变得模糊不清,像是一幅被水洇湿的画。我使劲眨了眨眼,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或者是这闷热的空气让我产生了眩晕感。

但现实却残酷地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孟帆的身体像是一块正在变软的蜡像,边缘开始微微扭曲、变形,他的皮肤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就好像他的身体正在从内部开始融化。

我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无法挪动分毫。我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大脑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声音在心底疯狂回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去的路上,我刻意与孟帆保持着距离,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不敢再看他一眼。我的嘴唇颤抖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心中被恐惧和疑惑填满。每走一步,都感觉像是踩在棉花上,虚浮而不真实。

回到家后,我瘫坐在沙发上,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突然,一阵隐隐约约的嗡嗡声传入我的耳中,那声音熟悉又陌生,像是从孟帆家的方向传来。我的心猛地一紧,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孟帆那逐渐融化的身体。

那声音时断时续,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又像是孟帆发出的无声求救。我坐在那里,身体紧绷,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冒出,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恐惧。我想去看看孟帆到底怎么了,但双腿却像是被灌了铅一样沉重。

这一夜,那嗡嗡声在我耳边萦绕不去,而孟帆那诡异的身影也在我脑海中反复出现。我不知道明天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也不知道孟帆是否还能恢复如初,一切都被笼罩在一层厚厚的迷雾之中,让人看不清,也猜不透……

第四章 跟踪

昨天,日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切割成细碎的光影,洒在他回家的路上,却没能驱散他心底的阴霾。那个如鬼魅般的跟踪者,让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触碰到了死亡的寒意。那人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一路上都在假装摆弄手机,可那闪烁的目光,那总是若即若离地出现在他余光里的身影,让他心里明镜似的 —— 自己被盯上了。

他清楚地记得那个邮筒,绿色的漆皮斑驳脱落,像一块长满了癣的皮肤。就在邮筒的旁边,他几乎能感受到身后那道目光的重量,如芒在背,令他寒毛直立。每一步都像是踩在钢丝上,小心翼翼又胆战心惊。

而此刻,命运像是一个残忍的恶作剧大师。他的瞳孔骤然收缩,呼吸也急促起来,那个熟悉得让他心惊肉跳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视野里。“怎么可能?这绝不可能!” 他的内心在嘶吼,可眼睛却死死地盯着那个身影,双脚像是不受控制一般,悄悄地跟了上去。

街道两旁的房屋像是沉默的巨人,将他和那个身影夹在中间。他尽量放轻脚步,耳朵却高度警惕地捕捉着前方的每一丝动静。但随着脚步的迈进,那身影却像一缕缥缈的烟,似乎随时都会消散在这错综复杂的街巷之中。焦急如同火焰般在他心中燃烧,烧得理智节节败退。

“不能跟丢!” 这个念头占据了他的整个大脑,他不顾一切地加快了步伐。当他拐进那个拐角时,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头皮发麻,冷汗瞬间从额头冒出,顺着脸颊滑落。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后背突然传来一阵剧痛,像是被一道冰冷的闪电击中。他下意识地低头,只见一把利刃从腹部穿出,鲜血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迅速染红了他的衣服,在地面上蔓延开来,形成一片触目惊心的血泊。

意识渐渐模糊之际,记忆却如潮水般涌回。昨天,他也是在这个地方捅死了那个神经病,只是太紧张忘记看他长啥样儿了。

第五章 真相

1997年,我在美国参加一项研究,不过当时作为一名资历较低的研究员,只能帮助研究机构做外围的数据整理。

他们主要的研究是利用各天体间反射的光成像,来绘制宇宙的样子。该项研究在前几次试验都十分成功,还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肯定。不过只持续了三年时间,研究就终止了。具体原因只有当时组织研究的政府高层人员和我们这些研究员的领导者汤姆教授知道。

我当时是汤姆教授最喜爱的学生,但是每次当我问他原因时,他却总是绕开话题。 15年过去了,现在真相将要浮出水面。

前天汤姆教授病逝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悲痛的事情。我收到了他离世前给我写了一封信,具体内容是告诉我1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