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他又马不停蹄地冲向食堂,快速吃完早餐后,第一个赶到教室。
教室里还空荡荡的,林晓坐在座位上,深吸一口气,拿出一张白纸,准备制定这一年的学习计划。他深知,自己基础薄弱,要想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一套严谨、科学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他仔细回想着前世高考的各科考点和重点,结合自己当下的实际情况,笔尖在纸上飞速舞动。
首先是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积累至关重要。他决定每天早起背诵古诗词、优秀范文段落,增加文学底蕴;课堂上紧跟老师思路,学习答题技巧,尤其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上要重点突破;课后每周写一篇大作文,找老师批改,同时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升语感。
数学是他的心头大患,基础差不说,很多知识点一知半解。他计划从最基础的公式定理开始重新学习,把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一道道吃透,建立错题本,分析每一道错题的原因,总结解题方法。每天额外做一套模拟试卷,遇到难题就去请教苏然或者老师,周末参加数学补习班,加强巩固。
英语,单词是基石。他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背诵 100 个新单词,利用课间、午休、排队等碎片化时间反复复习;听力每天练习半小时,阅读、写作紧跟课堂进度,多做真题,分析错题,学习范文的表达方式。
理综方面,物理注重理解概念和公式,他要把课本上的实验亲手操作一遍,加深印象,多做力学、电学等重点板块的练习题;化学知识点琐碎,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方程式必须牢记于心,通过做大量练习题来强化记忆,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生物则要吃透课本,把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知识网络,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现象。
正当林晓写得入神时,苏然背着书包走进教室,看到林晓的学习计划,不禁眼前一亮,凑过来打趣道:“行啊,林晓,这计划做得够详细的,看来你是动真格了。”林晓抬起头,笑了笑说:“我这不是想打个有准备的仗嘛,你帮我看看,还有啥需要补充的不?”苏然认真看了看,点头赞许道:“我觉得挺全面的,不过你这任务量可不轻,得注意劳逸结合,别把自己累垮了。”林晓拍拍胸脯:“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上课铃响,第一节课是语文课。语文老师王老师是个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知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总能把枯燥的课文讲得生动有趣。今天讲的是古诗词鉴赏,林晓听得格外认真,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老师强调的重点字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知识点。课堂提问环节,王老师目光扫向全班,最后落在林晓身上,微笑着说:“林晓,你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林晓心里一紧,缓缓站起身,大脑飞速运转,将刚才记录的要点串联起来,磕磕绊绊地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虽然回答得不算完美,但王老师还是给予了肯定:“不错,林晓,看得出来你今天很用心,继续保持。”林晓坐下,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心。
课间休息时,林晓没有像往常一样出去打闹,而是抓紧时间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预习下节课要讲的数学知识。周围的同学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手机,他却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数学课上,老师开始讲解新的函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