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迎面走来的工程师,直接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敌意。
“这是公司的规划之一。”工程师冷冷回应。
“你们是要拆掉这些老房子吗?”苏瑶的情绪明显激动起来。
“这属于公司规划的一部分,我们会尽量保留有价值的部分。”
“尽量保留?你可曾知晓,这些老房子背后,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往事?”
苏瑶近乎咆哮地喊道,“你们此举,无异于在割裂历史!”
“我们也希望能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平衡?你们所谓的平衡,难道就是将这里变成一座座冷漠无情的商品楼吗?”
苏瑶显然不同意这个观点,“这些老建筑不仅有形的价值,它们还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
“我们理解你的担忧,但我们也要考虑现实情况。”
我无奈地叹息,目光掠过那片荒芜之地,“此地已衰败至此,若不施以援手,只怕会一步步滑向绝望的深渊。”
“改造?你以为只是修修补补就能掩盖这些问题吗?”
苏瑶冷冷地反驳,“真正的保护历史街区,应当是尊重其历史价值,而不是单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
“毕竟,立场不同,强求无益。”
我努力缓和气氛,“或许,我们能围坐一起,静心交流,共同探寻一个更为妥帖的解决方案。”
“谈?你们真会弯下腰,去认真倾听我们的声音,而不是敷衍了事吗?”
苏瑶质疑,眼中闪烁着不信任的微光。
老城区的街道在阳光下呈现出斑驳的纹理。
每块青砖上都刻满了时代的痕迹。
一旁的茶馆依旧营业,老板是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
就在争论愈演愈烈之际,她拄着拐杖缓缓走来,轻咳几声,目光扫过众人:“你们在争论什么呢?”
老人开口问道,沙哑却有力地说:“我们在讨论这片区域的未来。”
我简单解释:“这片区域?”
老人微微一笑:“你们知道这里曾经是什么地方吗?”
“曾是一个大家族的居所,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我回答。
“那时候,这里住着一家几代同堂。每天清晨,院子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笑。夜晚,长辈们总是围坐在一起,说笑谈天,温馨无比。”
老人的话语宛若春风拂过心田,让我顿悟。
尽管立场不同,但对这片土地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盼,却在我们心中悄然相通。
“原来如此。”苏瑶轻声说道,眼中闪过感动。
“这些故事绝不该被遗忘。”
听着老人的话,我点头,感动涌上心头。
“是的,这些故事不仅属于过去,它们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曾到来的未来。”
老人感慨地说:“我希望你们能够守护这片土地,让它的故事继续传承下去,为未来的人们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
在一次次坦诚的交流中,我和苏瑶的关系从针锋相对的对立转为默契的合作。
我想起我们共同聆听老奶奶讲述往事的画面,记得她雨中看着老宅时的泪水。
那一刻起,我明白我们共同在乎的是对时间、记忆和家园的守护。
我们学会了静心聆听对方的心声,尊重差异。
每次深入交流,都让我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善意。
它如涓涓细流,悄然滋润着我们的内心。
两颗原本争执的心,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靠拢。
“其实,我始终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我袒露困境:“公司高层对我提出的新方案持强烈反对态度。”
“假如这次失败,我不仅会失去工作,还会失去一直珍视的梦想与信念。”
“我明白你的压力。”
“但你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自己的理想。”
“谢谢你。”
我满怀感激地望着她,轻声说:“你可知道,我之所以如此执着于保护这些老房子,皆因我的祖辈也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
“原来如此。”
苏瑶点了点头:“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尽管路径不同,但追寻的是同一个未来。”
“也许我们可以找到双赢的方式,既保护老街区的历史价值,又实现合理的开发目标。”
“好主意。”
苏瑶赞同:“只要我们同心协力,用心思考,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市档案馆
档案馆内昏黄的灯光将每个角落都映衬得格外阴沉。
我焦急地问:“这些数据去哪儿了?”
档案管理员吞咽了一下,支吾道:“有人……提前调走了。他们说是公司机密。”
“他们说是公司机密。”他重复了一遍。
就在他话音刚落,一阵低沉的嗡鸣声从远处传来。
我下意识地转头,看到档案馆外一辆不明车辆正疾驰而去。
我的心一沉,手中抓紧那份未完成的记录。
苏瑶发现一份标注为“机密”的设备采购清单。
苏瑶轻轻翻开一份被标注为“机密”的清单。
“陆丰,你看这个。”
她递过来,一张图纸上标注着“头戴式记忆调节器”。
“这是……”我怔住,手指抚过纸上那些精密的仪器构造。
“他们能直接影响人类记忆。”她语气低沉,难以置信。
苏瑶指着清单下方的备注,神情愈发凝重:“你看,这里还有一段特别说明,似乎是对‘记忆操控’核心原理的简要描述。”
她将随附的文件摊开,上面印着“未来脑——记忆重塑实验”几个大字,下面是几段技术手册式的文本:
1)海马体深层神经索引:通过低强度电磁波和神经蛋白修饰技术,干扰受试者大脑海马体与前额叶皮质之间的突触连接,封锁或篡改特定记忆的提取通路。
2)脑机接口植入:利用极微型电极阵列,在脑内记录/发送微电信号,实现对受试者情感中枢及记忆中枢的“定向刺激”。
从而抹除或伪造目标记忆片段,并在短时间内重建新记忆网络。
3)潜意识暗示:配合心理引导程序与虚拟现实技术,让受试者在诱导场景中产生对错误记忆的认同。
这种方式初期成功率高,但一旦失败易导致精神崩溃。
研究预警:若此技术被不当使用,可能造成社会性混乱,如群体记忆篡改、政治倾向操纵、思想管控等,需严格限制实验范围,确保安全与伦理规范。
我屏住呼吸,翻看着这份“机密技术手册”的摘要。
脑海中顿时浮现各种可怕情境。
“这些原本只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苏瑶喃喃道,“可他们似乎已经走得更远。”
她用力合上文件,抬头看向我:“陆丰,‘未来脑’绝对不止为了商业用途。他们要的,可能是某种对社会的终极掌控。”
我也感到一股寒意自心底升腾:“这就是他们千方百计掩盖真相的原因。”
“还有这个。”
苏瑶指着另一个名称——“心理干预设备”。
她抬起头,眼中浮现一丝恐惧:“如果这些装置真的被启用,那……”
看到这些图纸,苏瑶不由后退一步,声音微微颤抖:“这些东西……他们真的是在操控人类思想。”
“这些建筑被列为拆除目标,真正的原因竟是它们掩盖着地下的特殊实验设备。”
“他们根本不关心这里的文化价值,只是为了掩盖他们自己的目的!”
“这是什么?”我接过文件,眉头紧锁。
文件中间一页注明“机密”的注释:“拆迁必须在一周内完成,所有结构性障碍将被强制移除。”
我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纸张滑落在地。
苏瑶皱眉拾起:“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盯着文件:“他们会在我们阻止之前,彻底清除一切。”
空气中的压迫感愈发浓烈,似乎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手中那份文件像灼热的铁块,我的指尖微微颤抖,目光不由自主地扫向窗外。
隐隐约约,一道黑影掠过窗边,消失在昏暗中。
更多的线索浮现。
我们揭开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真相:公司利用老城区作为掩护,秘密进行记忆操控实验。
就在我们保存这些证据时,档案馆的灯突然熄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快,把文件拍下来!”
我的手在颤抖中掏出手机,而身后的门锁开始剧烈摇晃。
苏瑶抬头看向窗外,目光中带着警觉:“陆丰……有人在跟踪我们。”
我顺着她的视线望去,一辆黑色轿车静静停在街角。
车内的人影始终盯着档案馆的入口。
苏瑶一把抓住我的手臂:“陆丰,我们被盯上了,必须立刻分开行动。”
她上前一步,将那份文件紧紧攥在手里:“如果牺牲我,能让真相浮出水面,我愿意赌一次。”
“陆丰,你必须完成它——就算没有我,也要把真相公之于众!”她泪眼婆娑,让我心如刀绞。
她迅速从背包里取出一份资料:“拿着这个,先走,我去引开他们的注意力。”
我愣住:“你疯了吗?”
她一把推开我:“没有时间了,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