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出人头地。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 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 谁笑腹空虚。……
自小我是读这样的文章长大的,那时我发誓将来也定要去考出个一官半职。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明白这其中的艰难。
村里的夫子曾说,科举之路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对于我这样的寒门子弟,更是难上加难。
我看着手中破旧的书卷,上面的字迹都有些模糊不清了。
那盏油灯的光在夜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就像我那有些渺茫的希望。
每一次翻开书本,我都能感觉到肩上的压力,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梦想,更是姐姐和父母的期待。
我很慌,那时的我真的很慌。
我只有一次机会,我只能有一次机会,我也只想要一次机会。
我爹叫林鹳,我娘叫张鸯,我姐叫林元慧,很不巧他们与我并没有一丁点儿的血缘关系。
总的来说,小的时候有父母养我,长大一些后,姐姐也开始了供养我。
四岁时亲生父母被抓(犯了案子),我被扔在村口,像个被世界遗弃的小狗。是路过的林鹳和张鸯夫妇把我捡回了家,给了我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他们本就贫苦,却还是把仅有的食物分给我,在那些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们从未让我饿着冻着。
姐姐对我更是呵护备至,仿佛我是她在这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每当我因科举的压力而夜不能寐时,我总会想起小时候,姐姐背着我在山里走,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曲,那歌声像是有魔力,能驱散我所有的恐惧。
时间过的很快,转瞬间六年过去了,我也要去参加科举了,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释然,无论成功与否,我也算是长大了可以报恩了。
我踏上了前往科举考场的路途,身上背着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那几本破旧却无比珍贵的书卷。每走一步,脚下的草鞋都与土地摩擦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我内心紧张与期待交织的低语。
出了村子,便是蜿蜒曲折的山路。路边的荆棘不时划过我的衣裳,像是要挽留我,又像是在考验我的决心。
天空中太阳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我的身上,汗水很快湿透了衣衫,贴在后背,黏腻得难受。
可我顾不上这些,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姐姐和父母的面容,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那是我前行的动力。
沿着山路走了许久,终于来到了大路上。路上行人渐多,有骑马的富家公子,有坐着马车的达官贵人,他们衣着华丽,与我这一身补丁摞补丁的打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的目光偶尔落在我身上,有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