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来犯,连屠三城。
百官跪求公主和亲,父皇含泪送我。
接亲路上匈奴王子对我百般羞辱,我誓死不从,
匈奴王子举剑杀我之际,我看到我两年前通敌叛逃匈奴的意中人,举起了长剑。
1
认识孟九安的时候,是我十岁那年。
世人皆言大庆国最受宠的小公主嘉柔温婉端庄,为女子楷模。
却不知嘉柔公主私下里最是调皮捣蛋,常换了男装溜出宫在市井游玩。
在我又偷偷溜出宫时,却不小心掉进了太湖。
“如意也被我支走买点心了,这下惨了。”在我暗暗后悔时,有人将我捞上了岸。
等我吐完了肚子里的水,抬起头要道谢时却忘了要说什么。
“芝兰玉树!”我想起了夫子教过的一个词。
“莫要贪玩,早点回家吧!”他看我无事,转头就走。
“九安,那瞎子说你红鸾星动,不会是真的吧。”旁边一人追着他问。
“你叫什么啊,我让家人谢你!”我回过神来,急的大喊。
“不必。”他脚步未停,只传来两个字。
我当晚还是发起了高热,惊动了父皇,偷溜出宫的事把父皇气的不轻,病好之后便被父皇禁足了。
我扮作小太监去御书房给父皇送甜汤时,听到了救我那人的名字,孟九安。
2
我不再揪夫子的胡须,也不再去捞父皇的锦鲤。
除了吃饭睡觉就待在书房半步不出,宫里的娘娘们纷纷称奇。
一个月禁足期满后,我拿着准备的寿礼去了御书房。
父皇看着工整的百寿图欣慰不已,“我儿有心了。”
我趁着父皇开怀,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我要入国子监。
我打听到孟九安在那里入学。
“胡闹!”父皇气的瞪眼,“国子监都是男子。”
“我可以扮作男子,没人认得出来。”我揪着父皇的胡须不放。
父皇除了我有两个心头好,一个是他的胡须,一个是他养的胖鱼。
父皇拗我不过,最终点点头,从我手里解救出他的胡须。
我以为终于能接近孟九安,没想到事情没我想的那么简单。
3
我借着表弟顾辞的名头入了国子监。
只是孟九安长我三岁,而我原来常在夫子课上睡觉摸鱼,自然入不得一个学堂。
我课间休息时去找他,他静静的看着我,显然是不记得我了。
我谢他救命之恩,他只淡淡说:“举手之劳,不用言谢。”
我拿出缠着父皇的劲头,常常出现在他的左右。
他射箭,我让人搬个箭靶,拿把小弓在他旁边拉弓射箭。
他练完箭拿弓走了,我看看他射满的箭靶,再看看我只有一半距离却空荡荡的箭靶,羞愧捂脸。
他与人赛马,我在旁边欢呼加油,他默默转过脸假装不认识我。
我在教棋艺的夫子面前讨好卖乖,夫子让孟九安指点我棋艺,我被他杀的片甲不留,崩溃大哭。
为了能和他有更多相处机会,我晚上燃灯苦读,想将落下的课业尽快补上,父皇看我努力苦读,心疼不已。
好在我棋艺天分不差,又求父皇给我找名师指点后更是突飞猛进,渐渐能和孟九安对弈而不落下风。
和孟九安相处久了,我发现他时常看着北方神情凝重,却不知道他在看什么。
春去秋来,四年时光飞逝。
孟九安看到我又来扰他,虽然依旧表情冷淡,却也拿过书本为我解惑。
我高兴极了,却不想乐极生悲。
4
同窗生辰,邀了好友庆生,我和孟九安都在被邀之列。
宴上大家兴起,赋诗饮酒。
我年纪小他们也不强求,只让我尽兴就好,我看他们喝的高兴,拿过酒杯尝了一口。
甜甜的,和我常喝的果酒差不多,我便自顾自的倒着喝了起来。
“这酒怎么喝了眼花。”我晃晃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