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擅长舞文弄墨的人,写小说、写文章,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今天,我决定提起笔,或者说敲起键盘,把我这十年来的经历记录下来。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身上的点点滴滴。我希望能在回忆与梳理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10 年前,那时的我正值 17 岁,正处于职高高二的阶段。刚从南京电子厂结束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生活,在那段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社会的艰辛与不易。自己既没有拿得出手的学历,又没有一技之长,再加上失恋的沉重打击,在这小小的县城里,我仿佛迷失了方向,整天浑浑噩噩,在网吧里虚度了半年的光阴。
突然有一天,妈妈偶然间看到了一张招生传单,是关于北京某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信息。上面宣称学习一个月就能挣到两三万。我当时恰好对电脑有着浓厚的兴趣,妈妈便一心想让我去试一试。然而,那高昂的学费需要四万五千块,对于我们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妈妈提议去爷爷奶奶家尝试借点钱,因为在我三岁那年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妈妈和爷爷奶奶家的关系一直不太融洽,而我成了维系两边关系的唯一纽带。
有一天,我心怀忐忑地去了爷爷奶奶家,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这个想法。当时,一直对我疼爱有加的老叔却表现得极为不看好,他毫不留情地说我平时学习成绩就差,还妄图一步登天。小时候,老叔可是跟我关系最要好的人,他经常带着我去买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的,还陪我一起打游戏。可就在那一天,我突然觉得眼前的老叔变得如此陌生。在爷爷家,由于爷爷不幸得了脑血栓,身体每况愈下,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奶奶在主持。爷爷年轻的时候在我们县城可是颇具权威的,可自从患病后,家里基本上都是奶奶说了算。当我向奶奶讲述了去北京求学的想法时,奶奶起初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然而,当我提及需要借钱的时候,奶奶的脸色瞬间就变了,她冷冰冰地说了一句让我整整十年都难以忘怀的话:“当初你父亲的死亡抚恤金已经给了你妈,我们就没有再养育你的责任了。” 我当时犹如遭受了晴天霹雳,内心无比震惊。这是爷爷奶奶家第一次如此直白且冷漠地表明这样的态度。我强忍着内心的委屈和难受,转身回了家。临走时,奶奶说了一句:“几万块没有,几百块倒是可以给你。” 但我倔强地没有接受。
回到家中,向家里人诉说了这一切后,我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悲伤,泪水夺眶而出,放声大哭。要知道,我向来不是一个轻易落泪的人,但那一次,我真的是伤心到了极点。后来,在姥姥的倾力帮助下,好不容易凑齐了学费。下半年,我跟妈妈两个人坐上了硬座,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漫长旅程,终于抵达了北京。
那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