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初入山村
三月三,正午,天气晴好,大宇朝北部的临海镇依然寒冷,雪才开始慢慢融化,人们还穿着厚实的棉衣没有脱下,衙门口却是热闹。
原是南方去年水灾,来了一群逃难的人,到了府城九幽府,九幽府就将这些人分到了各个县城进行安置,北门县分了不少,就将这些人又分到了各个镇,下辖的临海镇分了百十号人口。
于是三月三这天,临海镇就把这些人集中到了一起,在衙门口准备再分发到各个村子里面。
临海村的村长刘大能最后带了十三个人从镇上往村里赶去。
灾民经过半年多的长途跋涉,多是体弱者,原本两个时辰的路程,愣是走了四个时辰才到了临海村。
人群到的时候,天都已经擦黑了。
因为天气太冷,村长就将人带到了村里的祠堂,点了火烛,祠堂还算亮堂,让人去敲响了村里大锣。
不一会,祠堂内外就围满了村里人。
看人来的差不多了,村长刘一能开口了:“这十三人就是镇里分下来的灾民了,以后就留在咱们村里了,大家以后都要当是自己的村民对待,不能欺生,明白没有?”
“明白了”村民答应道。
最后村长对这些人做了安排,这十三人共是四家,其中一家有六口人,另外两家各三口,村里目前只有两处空院子,于是将这三家安排了进去,六口人的单独住一家,另外两家三口人的合住一家。
这两处院子是临时让住的,朝廷有拨款,村里出地皮,每个灾民有五两银子的补贴,等雪化了,就各自建房搬出去。
村里还每人给两亩地,以后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安排完,就让人把这几家人带回去安置去了。
2.匆匆嫁人
祠堂里还剩了一个灾民,这是这家逃荒路上唯一的幸存者,她的安置让刘一能也是头疼不已。
没办法,上面安排的,有不少这样一家就剩一个的,几乎每个村里都安排了,可自己村里这个怎么安排呢?
这时候,有村民就说了“就这一个姑娘,也没有空院子了,就是有一个人住着也不安全啊,干脆给她找个人嫁了算了。”
刘一能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
于是问起了姑娘的年龄。
又饿又困又累的林雪,费力的翻动着眼神皮,“十七”。
村长迅速的安排了下去,把村里几个年龄相仿的都叫来,然后对着林雪说道“你一个姑娘家的,我这也确实不好安排,现在没有空院子,就是有也不能让你一个姑娘一个人住不是,实在不安全,你看倒不如找个人嫁了,你这一路走来不就是为了活下去吗?”
林雪内心一万匹羊驼飞过。
村长继续忽悠“等人到齐了,先看有几个想娶你的,然后让你在他们里面选怎么样?”
又有一万匹羊驼从林雪心头飞过。
见林雪不吱声,村长说,“要不先看看吧,实在不愿意,再想办法,看看有没有人家想收留你的,再不行,明天送回镇上,看镇上怎么说吧。”
林雪:呵呵,你人还怪好的咧,选择面还挺广。
这时候,村里的小光棍们都来了,连带着家里人一起。
“就这个姑娘?这也太丑了吧,长的黄了吧唧的不说,脸上还那么多雀斑,我可不娶,”一个娘娘腔发声了。
林雪:感谢你的不娶之恩,娘娘腔。
那个娘娘腔带着家人离去了。
娘娘腔刚走,又一个粗犷的老女人的声音:“这弱不禁风的,别说以后干活了,就是生孩子估计都困难,俺家不要,”说着也带着家人走了。
林雪:听我说谢谢你。
这一会功夫,来的五六家小光棍带着家人对着林雪一顿评头论足后都离开了。
一时之间就剩了看热闹的人了。
林雪:我就这么没有市场吗?
村长看这情况也是无奈,正想问问谁家能收留这个姑娘的时候,有人喊到:“刘铁柱来了。”
快站不住的林雪听的一声喊,抬了抬眼皮,就见一群人推了个轮椅进来了,轮椅上坐着一个人。
这个世界居然有轮椅?林雪觉得有些玄幻了。
轮椅上坐着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子,怎么说呢,给林雪的第一感觉就是雄壮威武,绝对一个大块头,如果这个就是刘铁柱的话,名字倒是很贴切。
林雪直视着轮椅上的男人,长相粗犷,像个屠夫,这样的人比较有安全感,林雪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长到自己的审美点上了。
就是眼神太过犀利,看自己像探照灯一样,对视了几秒后,林雪收回了眼神。
沉默了一会,轮椅上的男子发声了:“我愿意娶。”
林雪:好磁性的嗓音啊。
“铁柱?”后面一个中年妇女刚发声,就被打断了。
“我愿意娶”刘铁柱再次发声。
他身后的人都不说话了。
“好,那姑娘你的意见呢?”村长问林雪。
“我也愿意。”林雪说道。
不知道这一步是对还是错,目前对林雪来说,这个刘铁柱是最好的选择了,起码自己对他的第一感觉还是不错的,关键这人是的残疾,对自己的安全有保证。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不行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