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有一口没一口地抿着咖啡。咖啡馆里人不多,却异常安静,音响中流淌着轻柔的钢琴曲。就在她低头烦闷时,她的视线忽然被门口大玻璃上贴着的一张纸吸引了——“免费社区讲座:如何认识自我,重建职业信心”。纸上的内容简短却直击林晓的内心深处。
“如果我连这样的机会都不试,又能怎么办呢?”林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这次讲座。也正是这次决定,让她遇见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沈桓。
沈桓是社区讲座的主讲人,也是一个资深职业顾问。他温文尔雅,说话不过多高深晦涩,但每一句话都能让听众愿意聆听。在讲座中,他谈到不少失业者都会经历林晓当前的这些问题——缺乏方向、自信心丧失、焦虑甚至过度自我批评……“但你们要记住,职业中的失败并不能定义你这个人,也不要让别人强加给你的要求阻碍你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听到这句话时,林晓觉得心里某个地方被轻轻戳到了,她仿佛从迷雾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讲座结束后,林晓鼓起勇气走到沈桓面前,简单诉说了自己的经历和困境。她以为对方会敷衍几句,但沈桓竟认真倾听,并给了她一些建议:“林小姐,我能看出来你对生活还是有热情的,只是暂时被问题困住了而已。或许,你现在需要的不是找到完美答案,而是先学会相信自己,也要学会从小事开始改善现状。”
随后,他递给她一张名片:“你可以随时联系我,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计划“
回到家后,沈桓的话在林晓脑海中挥之不去。她坐在桌前翻看自己的简历,忽然意识到自己过去对职业发展的认知太过狭隘,而当家庭变故袭来时,这种局限显得尤其脆弱。如果她想重新开始,就得先从提升自己下手,无论多么微小的改变,都比坐以待毙来得更实际。
按照沈桓的建议,林晓决定从三个方面入手——学习新技能、改善沟通能力、重新建立自信。
第一步,她开始学习一些市场上热门的基础办公技能,比如软件操作、数据分析以及写作技巧。即便这些技能看起来琐碎,在最初学习中,林晓却充满成就感。每完成一个在线课程的视频,它都像是在灰色单调生活中点亮的一颗微弱星星。
与此同时,她还报名参加了一些职场沙龙和语言表达培训班。逐渐地,她发现自己在和陌生人对话时不再那么紧张,也学会了用更清晰、更有条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考虑到未来可能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她把“每天坚持练习”当作自己的新习惯。
更重要的是,她在一点点探索过程中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以前,为了满足浩南的所谓“传统家庭观”,她将自己的身份完全定义为一名妻子、母亲,为此不断压抑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可是现在,林晓开始明白,无论家庭是否完整,她作为个人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追求和成长空间。
三个月过去了,林晓已经不是那个第一次踏进咖啡馆、终日围困于绝望中的女人了。虽然她还没有找到正式的新工作,但却切身感受到自己正在变得更好、更强。不仅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整个人也比以前更加自信。
有一天,沈桓再次约见她。他向林晓表扬了她这段时间的进步,并鼓励她将这些改变进一步扩展到日常工作中。“其实成功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资源,而在于你愿意不断尝试,以及愿意把挫折转化成经验。坚持下去,只要行动不会停止,你迟早能达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