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依依妹子在家不?”原来是村里的二柱子,风风火火地跑进来,一屁股坐下,端起桌上的水就灌了一口,抹抹嘴说:“依依,听说你要搞桑蚕养殖,我可太高兴了。
我正愁没个挣钱的门道呢,你看我能帮上啥忙不?”柳依依笑着打趣:“二柱子哥,你这急性子还是一点没变。
我这刚开始筹备呢,等有需要,肯定喊你。”
二柱子一拍胸脯:“行,妹子你一句话,我随叫随到。”
可没等柳依依高兴一会儿,村里的“长舌妇”王婶就扭着腰进来了,脸上似笑非笑:“依依啊,你一个姑娘家,在外面闯荡几年,咋就想着回来干这吃苦受累的活儿?咱村可没这先例,你可得掂量掂量。”
柳依依心里一紧,脸上却不露声色,站起身来,不卑不亢地说:“王婶,我知道您是好心提醒。
可我心里有数,这桑蚕养殖看着不起眼,实则潜力大着呢。
我不怕吃苦,就想为村里做点事儿。”
王婶撇撇嘴,哼哼唧唧地走了。
柳依依望着她的背影,咬了咬下唇,眼神愈发坚定。
她知道,这才只是个开头,往后的路还长,少不了磕磕绊绊,但她铁了心,绝不退缩。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像是给未来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希望。
2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柳依依就像上了发条似的,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
简单洗漱后,她对着镜子,把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眼神中透着股子干劲,嘴里念叨着:“今天可得把事儿都安排妥当咯。”
出了家门,柳依依直奔村长赵拓家。
一路上,碰到早起劳作的乡亲,她都热情地打招呼,大伙也都好奇地问她这么着急干啥去。
柳依依笑盈盈地说:“找村长商量点大事儿,关乎咱村致富的。”
到了村长家院子,赵拓正坐在屋檐下喝茶,瞧见柳依依来了,忙起身招呼:“依依啊,这么早,快进来坐。”
柳依依几步跨进院子,也不客气,拉了把椅子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村长,我这心里跟揣了个小火炉似的,热乎得很,就想赶紧把桑蚕养殖搞起来。
我想先流转 100 亩山地,您看这事儿能成不?”
赵拓放下茶杯,眼睛亮闪闪的,一拍大腿:“依依啊,你这想法好啊,我昨儿个晚上就琢磨,咱村要是能靠这个富起来,那可真是祖上冒青烟了。
村里的扶持政策肯定给你开绿灯,你放心大胆干。”
柳依依激动得脸颊泛红,连声道谢:“村长,太感谢您了,有您这话,我心里更有底了。”
从村长家出来,柳依依马不停蹄地联系购买桑树苗和蚕种。
她打了一圈电话,一会儿跟卖家砍价,一会儿询问树苗品种、蚕种质量,那股认真劲儿就像在挑选稀世珍宝。
“老板,你这桑树苗价格能不能再让让,我要的量大,咱以后长期合作。”
“您可得给我保证蚕种的活跃度,这可关系到后面的收成。”
忙乎了一上午,总算有点眉目,柳依依这才松了口气,准备回家吃口饭。
刚走到村口,就碰上了村里有名的“刺儿头”李竞。
李竞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带着一丝嘲讽,迈着慢悠悠的步子走过来,嘴里不阴不阳地说:“柳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