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老茧,手指关节粗大变形,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每次看到儿子捧着书本专注学习的模样,他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前,桌上简单的饭菜此刻却仿佛是世间最丰盛的佳肴。林父破例拿出了藏在柜子里许久的白酒,给自己倒了一杯,又给儿子倒了一小杯。
“来,晓峰,今天咱们爷俩喝一杯,庆祝庆祝!”林父举起酒杯,笑容满面。
林晓峰端起酒杯,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一口,辛辣的酒液呛得他咳嗽起来,惹得父母一阵大笑。
“慢点喝,孩子,以后有的是机会。”林母笑着给儿子夹了一筷子鸡蛋,眼中满是慈爱。
酒过三巡,林父开始筹划着儿子上学的事儿。“晓峰啊,去北京读书可不比在家里,得准备不少东西。衣服得多带几套,冬天的厚棉衣也得带上,别冻着了。还有啊,学费、生活费,爸这几天就去厂里问问,看看能不能预支几个月工资。”
林母也在一旁点头附和:“对,我得把你的被褥拆洗干净,再缝厚点,北方冷。还得给你准备点家乡的特产,到时候分给同学吃。”
林晓峰听着父母的话,心中既温暖又有些担忧。他知道家里条件不好,父母供他读书已经很不容易,这上大学又是一大笔开销,不知道要给家里添多大的负担。
“爸妈,不用准备那么多,我有衣服穿就行,特产也不用带,咱把钱省下来。”林晓峰小声说道。
“那怎么行,出门在外,可不能让别人小瞧了。再说,你考上清华是咱们全家的骄傲,该准备的都得准备好。”林父不容置疑地说道。
饭后,林晓峰回到房间,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的夜空出神。繁星闪烁,仿佛在向他诉说着未来的美好。他深知,自己即将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这条求学之路充满挑战,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背负着家人的期望,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清华学有所成,将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与此同时,林家父母在隔壁房间也小声地商量着。
“他爸,你说厂里能预支给咱工资吗?这学费可不便宜啊。”林母忧心忡忡地说道。
“应该没问题,我在厂里干了这么多年,一直勤勤恳恳的。实在不行,我再找工友们借点,怎么也不能耽误孩子上学。”林父虽然心里也没底,但语气却很坚定。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夏夜,林家沉浸在喜悦之中,却浑然不知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将他们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险些彻底扑灭。
夜渐深,窗外的蝉鸣依旧此起彼伏,仿佛在奏响一曲命运的乐章,或激昂,或低沉,而林家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那个充满希望的夜晚过后,林家三口人都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中,各自忙碌地为林晓峰的求学之路做着准备。林母每天早早起床,把家里的被褥拆了又洗,洗了又缝,嘴里还念叨着要给儿子缝得厚实暖和些,别让北方的寒气冻着。林父则在工厂里四处打听,询问能否预支几个月工资,工友们都纷纷向他道贺,拍着胸脯说要是厂里不给预支,大家凑凑也得帮孩子把学费凑齐。林晓峰也没闲着,他把自己多年积攒的旧书整理出来,准备带到北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