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村野浮世绘:面子背后的百态人生
在清平村,村头那棵老槐树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史官,默默伫立,静静见证着村里的世事变迁与人间百态。近些年来,汽车如同雨后春笋般在村里普及开来,而李大山家那辆老旧的摩托车却成了稀罕的“老古董”。每次村里有个聚会啥的,别人开着锃亮的汽车扬尘而去,李大山瞅着自己的摩托车,无奈地咂咂嘴,然后默默地戴上头盔,吆喝着老婆孩子上车。摩托车突突突地启动,在那震耳欲聋的声响中,他似乎能感受到旁人或明或暗投来的异样目光。孩子坐在后座,扯着嗓子大声喊道:“爹,为啥咱家没车呢?人家小明家的车可气派啦!”那一刻,这汽车已不再仅仅是个交通工具,它变成了一道深深横亘在李大山心里、怎么也迈不过去的坎儿,让他觉得在村里走路都有点抬不起头来。
李大山回到家,把摩托车停好,一屁股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闷声不响地抽着旱烟。老婆从屋里走出来,看着他愁眉不展的样子,轻声说道:“孩他爹,要不咱也攒攒钱,争取明年也买辆车?”李大山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吐出来的烟圈在眼前弥漫,他皱着眉头说:“说得轻巧,你知道买辆车得多少钱?咱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到处都得花钱,哪能攒得下那么多钱?”老婆听了,也无奈地叹了口气,坐在一旁不再说话。
张婶家的儿子建国,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可这婚姻大事却如镜中花、水中月,一点影子都没有。村里和建国同龄的小伙子们,孩子都能满村跑着打酱油了,张婶每次和村里的婶子大娘们唠嗑,只要一有人扯到孩子成家的事儿,她就像只受惊的兔子,眼神慌乱地闪躲着,然后随便找个借口,比如“哎呀,家里的猪还没喂呢”,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人群。前些年,偶尔还有几个热心的媒婆上门来说亲,可一听张婶家的条件,再看看建国那不上不下的工作,都纷纷摇着头走了,时间一长,上门的媒婆也越来越少。在这个不大不小的村子里,儿子的婚事就像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得张婶一家在村里走路都觉得比别人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