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天,他们在一个破旧的集市上遇到了一个自称是 “老行家” 的盗墓贼。那盗墓贼眼神狡黠,透着几分世故和精明,他上下打量了杜云龙一番,似乎看中了杜云龙身上那股机灵劲儿和隐藏在眼底的勇气。
“小伙子,看你这模样,是个机灵鬼儿。跟着我干,保证你吃香的喝辣的,以后再也不用过这种苦日子了。这乱世之中,只有钱才是最实在的,有了钱,才能活下去,才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老行家拍了拍杜云龙的肩膀,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中似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杜云龙看了看自己,又环顾了一下周围破败不堪、满目疮痍的景象,人们在饥饿和战乱中苦苦挣扎,瘦骨嶙峋的身影随处可见,绝望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他咬了咬牙,仿佛下定了决心:“好,我跟你干!但是,我希望我们只做这一次,等赚够了钱,就找个安稳的地方过日子。” 那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着一股决绝和坚定。
刚开始,杜云龙对盗墓一窍不通,完全是个门外汉。他只能跟着团队做一些最粗重、最危险的体力活儿,比如在荒郊野外挖掘那狭窄幽深的盗洞,每挖一铲,都仿佛要耗尽全身的力气;搬运那些沉重而冰冷的工具,粗重的铁锹、锋利的洛阳铲,压得他稚嫩的肩膀酸痛不已,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后背的衣衫上印出一大片汗渍,混合着泥土,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但杜云龙并没有因此而抱怨或放弃,他知道,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无论多么艰难,他都要走下去。而且,他心中始终怀着对未来的一丝憧憬,希望有一天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家人报仇雪恨。
每次进入古墓,杜云龙都像一个如饥似渴的学子,贪婪地吸收着一切知识。他的眼睛如同探照灯一般,不停地观察着墓内的每一处构造,精美的壁画、神秘的符文,每一件文物,古老的青铜器、温润的玉器,他都视若珍宝,用心去记忆它们的形状、纹理和摆放位置。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有机会,就向老行家请教各种问题,哪怕老行家总是不耐烦地敷衍他,他也毫不在意。
“师傅,您看这个机关是怎么破解的?它看起来好复杂啊。” 杜云龙满脸谦卑,眼中充满了求知欲,虚心地向老行家请教道。
老行家不耐烦地瞥了他一眼,皱着眉头说道:“你小子问题还真多,烦死个人了!看好了,就这么弄。” 说着,便草草演示了一遍破解机关的方法,眼神中还透着几分不屑。
杜云龙却丝毫不以为意,他用心地记着老行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反复在脑海中回味、琢磨,直到烂熟于心。渐渐地,他凭借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盗墓技巧。然而,盗墓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危险如影随形,他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
有一次,他们在一座古墓中触发了一道流沙机关。刹那间,沙子如汹涌的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发出沙沙的恐怖声响,仿佛是古墓中的幽灵在咆哮。
“快跑!” 老行家惊恐地大喊道,声音都变了调。
杜云龙和其他队员们顿时惊慌失措,但求生的本能让他们拼命地往外跑。然而,沙子的流速太快了,他们的脚步在流沙中显得如此沉重而缓慢。尽管他们拼尽全力,还是有几个队员被流沙无情地掩埋,只留下几声绝望的呼喊,便消失在了茫茫沙海之中。杜云龙眼睁睁地看着同伴们在自己眼前死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那一幕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中,成为了他永远无法忘却的噩梦。他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恐惧,但他知道,在这个乱世之中,软弱和退缩只有死路一条。他强忍着泪水,咬着牙,继续在这充满危险的盗墓之路上艰难前行。
杜云龙之所以踏上这条充满荆棘与危险的盗墓之路,其根源在于他那悲惨的家庭遭遇。清末时期,华夏大地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内忧外患交织,无法自拔。国内,各方势力争斗不休,起义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