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想是引狼入室。
他自幼天资聪颖,看出当地里刨食的泥腿子没出息,便要读书。
母亲看镇上的账房先生不用风吹日晒,每月收入不菲,便也欣然同意他去读书。
时间一晃十年过去,两个小豆丁都长大了。
情窦初开,我们二人两情相悦,互诉衷肠。
母亲甚悦,两人知根知底,在一起也不怕我受了欺负去,更没有恼人的婆媳关系。
便定下我们二人的亲事。
这时候陈敬突然提出来要去科举。
母亲对我藏了私心,本是不愿,怕他开阔了眼界,看不上这小门小户。
耐不住,我软磨硬泡,只得同意。和我一起给他存钱凑路费。
“陈郎一路小心。”
我把身上为数不多的碎银子,全都塞到陈敬的怀里,此去路途遥远,我生怕他渴了,冻了。
恨不得长出十双手来绣花,纳鞋底。好存些银子,让他路上用。
陈敬目露情深的看向我,握住我的手许下承诺:“花儿,来日我若高中定然不会负你。
临走前母亲拉着我问想好了没有。
我笑盈盈的望着陈郎道:“想好了,我相信他。”
母亲叹了一口气,独自叮嘱了陈敬几句。
他听完母亲的话,脸色僵硬片刻,随即恢复如常。
“母亲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照顾花儿一辈子的。”
母亲悠悠一句:“希望你说到做到,行了,时候不早了,上路吧。”
3
放榜之日早已过去,却迟迟不见陈郎。
同乡的学子,无论中与不中皆都回来见父母。
可却没有那抹日思夜想的身影。
我担心,他是遇到了什么事,或是害了病,耽误了归程。
又怕他没有高中无颜回来见我。
母亲劝慰我不用担心,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吃些东西吧。”
陈敬走后,家里的伙食越发的好了,就连隔壁蹭吃蹭喝的大黄狗都胖了不少。
看着桌子上的白米饭,红烧肉,我却毫无胃口。
“你先吃吧,我出去走走。”
我准备去后山摘些开胃的果子,遇到了隔壁邻居椿哥儿。
椿哥儿学识很好,却因为祖上犯了事,不能科举,不然……
“椿哥儿,等等。”
他回过头来望着我,对我温和一笑:“怎么了花儿妹妹。”
我有些难为情,但是一想到陈敬,便鼓起勇气道:“椿哥儿,我想请你帮个忙。”
“什么事花儿妹妹,你尽管说。”椿哥儿疑惑的看着我,似乎想不到什么事让我这么慎重。
“我知道你以前住在上京,你有没有办法知道陈敬的消息。”
我有些期待的看着他,突然意识到有些强人所难:“你若是觉得为难就算了。”
椿哥儿笑笑:“不为难,正巧我有些事要过去一趟,顺便帮你打听一下,举手之劳而已。”
我欣喜的跟椿哥儿道谢。
4
椿哥儿这一去人没回来,信倒是很快便给我寄了回来。
陈敬读书时也教会我不少字。
信里说,陈敬高中了状元。
我脸上露出一抹欣慰,随即往下面看去。
可是这字单看我都认识,组在一起我怎么都不懂了?
既然高中,为何不回来?
为何劝我早日嫁人,不必等陈敬?
难不成,他真变心了?
看信的喜悦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心口闷闷的发堵。
不可能,我与陈郎一同长大,他不是这种人!
这里面肯定有误会,我要去找他。
就在我准备去找陈敬问清楚的时候,有村民来找我。
“花儿,不好了,你母亲摔倒了。”
“什么!”
我着急的往家里面跑。
母亲前段时间感染了风寒,如今又摔倒了腿更是雪上加霜!
我拿出这段时间所有的积蓄给母亲买了药。
药一碗一碗的喝下去,身体却不见好转。
母亲躺在床上劝我:“我的身体我知道,你也不要在花些冤枉钱了,留点积蓄,好嫁人。”
我哭红了眼睛摇头:“会好的,会好的,没钱就去借。我,我去大户人家当丫鬟赚了钱给您喝药,我一定会想办法治好您的!”
母亲摇摇头替我白擦眼泪:“是娘不好,给你拖后腿了。”
“不是的,不是的。”
我趴在母亲的床前哭的泣不成声。
母亲叹了一口气,轻轻的抱住我:“自从上次他走,我就知道那小子不是良配,他若是还有点良心以后会把你接过去当妹妹对待,我也算瞑目了。”
陈敬走之前,母亲告诉他。
若是来日高中不想应下这门亲事,就把花儿当亲妹妹,给她找个好人家,保她一世平安,也不算负了她。
“娘……”
5
花光了家底又向村里面借了许多钱,也没能把母亲的病治好。
母亲怕拖累我,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硬生生的上吊走了。
我推开门,看到这副场景,顿时觉得什么情啊爱啊,都是空妄。
比不上母亲的一根手指头。
哭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