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么,林浩已经转身离开了。他知道,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而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倒卖粮票。
回到家,林浩翻出自己攒下的所有钱,又向邻居借了一些,总共凑了五十块钱。第二天一早,他就去了粮站。
粮站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林浩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很快,他锁定了一个看起来有些焦急的中年男人。
"大哥,要粮票吗?"林浩凑过去小声问道。
男人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你有多少?"
"二十斤。"林浩说,"按黑市价,一斤一块五。"
男人犹豫了一下,"太贵了,一块二吧。"
"一块四,不能再少了。"林浩坚持道。
最终,他们以一块三的价格成交。林浩拿着到手的二十六块钱,又去找下一个目标。一天下来,他倒卖了五十斤粮票,净赚了十五块钱。
就这样,林浩开始了他的"投机倒把"生涯。他白天倒卖粮票、布票,晚上研究政策变化,寻找新的商机。一个月后,他已经攒下了两百多块钱。
这天晚上,林浩把全家人叫到一起。
"爸,妈,小雪,我有件事要跟你们商量。"林浩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这是我最近做生意赚的钱,我想用这笔钱开个小店。"
"开店?"父亲皱起眉头,"开什么店?"
"我想开个裁缝店。"林浩说,"妈的手艺那么好,肯定能吸引很多顾客。而且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对衣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个好机会。"
"可是......"母亲有些犹豫,"咱们哪来的钱租店面啊?"
"我打听过了,街角那间小门面一个月只要二十块钱。"林浩说,"我已经跟房东谈好了,可以先付一个月的租金。剩下的钱买些布料和工具,应该够了。"
"这......"父母对视一眼,都有些心动。
"爸,妈,你们相信我。"林浩诚恳地说,"我一定会让咱们家过上好日子的。"
最终,在全家人的支持下,林浩的裁缝店开张了。母亲负责裁剪缝制,林浩负责接待顾客、设计款式,妹妹放学后也会来帮忙。由于款式新颖、做工精细,很快就在街坊邻居中传开了。
三个月后,裁缝店的生意已经相当红火,每个月能赚到两百多块钱。林浩没有满足于此,他又开始琢磨新的生意。
这天,他路过一家国营饭店,看到门口排着长队。原来是因为春节临近,很多人都在买年货。林浩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找到饭店经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