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从月薪三千到渝城教育王

  ”

  

同事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就按照这个办法做。每天课后,我们轮流给那些学习吃力的学生辅导功课,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为了让教学更有意思,我们想了好多办法,比如把数学公式编成顺口溜,用动画演示物理实验,还搞小组竞赛,获胜的小组能得到小奖品。

  过了一段时间,效果慢慢就显出来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课堂上抢着回答问题,手举得像小树林,课后也主动找我们问问题。家长们在群里热闹起来,各种表扬和感谢的消息刷个不停。

  “林老师,你们这个教学方法太牛了!我家孩子以前一提到学习就头疼,现在每天主动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太感谢你们咯!” 一位家长在群里激动地发了一大串消息,还配了好几个大拇指的表情 。

  看到这些反馈,我们几个心里乐开了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可就在我们准备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的时候,麻烦像个甩不掉的牛皮糖,找上门了。

  为了让教学更贴合学生需求,我们决定对教学内容来一场大改革。本以为是给学生送上更好的学习大餐,哪晓得这改革的路,全是坑坑洼洼。

  我们几个老师凑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教学内容怎么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想法是一个接一个。可真动手写新教案、编新教材的时候,问题就像雨后春笋,冒个不停。

  小王第一个叫苦:“林哥,这新教材内容也太难编了嘛!既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还要有趣味性,我脑袋都想破了。”

  我也正为这事发愁呢,手里翻着一堆资料,无奈地说:“是啊,我找了好多案例,就是不知道怎么跟教材融合,感觉脑袋里乱成一锅粥。”

  好不容易把教材初稿弄出来,拿去给几个学生试读,结果反馈差得很。学生们说,有些内容太复杂,根本看不懂;有些又太无聊,读两句就想打瞌睡。听到这些,我们的心一下就凉了半截。

  张姐有点灰心丧气:“这下完了,搞了半天,还是不行。”

  我咬咬牙,说:“别慌,我们再重新捋一捋。把学生觉得难的地方标出来,一起想办法简化;无聊那些部分,加点小故事、小漫画。”

  我们又重新开工,日夜赶工修改。可还没等我们把教材改好,家长那边又出问题了。有家长听说我们在改教学内容,担心改得不好影响孩子学习,在群里闹起来,要求我们马上用回原来的教材。

  这可把我们急坏了,我赶忙在群里解释:“各位家长,我们改教学内容,是想让孩子学得更好,更轻松。现在确实遇到点问题,但我们在努力解决,大家再给我们点时间。”

  可有些家长根本不听,非要我们马上换回去,还说要是不换,就给孩子转学。那段时间,我天天给家长打电话,一家一家解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就在我们焦头烂额的时候,领导也出面施压,说我们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是在浪费时间,还威胁说要是不赶紧解决,就停了我们的试点。

  面对这么多难题,大家心里都有点打退堂鼓了。小王小声说:“林哥,要不就算了吧,感觉这改革搞不下去。”

  我看着大家疲惫又迷茫的脸,深吸一口气,说:“兄弟们,我们都走到这一步了,就这么放弃,甘心吗?家长和领导的压力,我们扛住;教材的问题,我们继续改。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松劲,肯定能把这事儿办成!”

  在我的鼓劲下,大家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投入到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也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成功……

  第四章:背水一战

  教学内容改革的事儿还没彻底搞定,又一波麻烦像潮水一样涌来。领导那边不断施压,要求我们立刻恢复原来的教学方式,还警告说要是不照做,这个试点就别想再继续。家长们也分成了两派,支持我们的在群里帮着说话,反对的则吵着要退费,甚至还跑到机构门口闹,搞得其他学生和家长人心惶惶。

  那天,我刚到机构,就被领导叫进办公室。他黑着脸,把一叠文件扔在桌上说:“小林,你看看你搞的这些事!家长投诉信都堆成山了,再这么下去,机构名声都要被你搞臭,你赶紧把事情解决好,不然你自己看着办!” 我捡起文件一看,全是家长的投诉,心里顿时像压了块大石头,沉甸甸的。仔细一瞧,投诉内容大多是道听途说,根本没有事实依据,可领导根本不给我解释的机会。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我站在走廊上,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满心都是无奈和迷茫。这时候,小王走过来,一脸沮丧地说:“林哥,我真的受不了了,每天被这些破事搞得焦头烂额,我家里头也在催我,说这份工作太不稳定,喊我辞职算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