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蜂巢边缘

1

蜂巢边缘 地狱风筝 2843 2025-03-03 08:48

  

第一章:漏洞裂缝

人的愤怒有时候就像一团压抑的火,一旦寻到出口,必然会燃烧殆尽。

陈宇航坐在开放式办公室的角落,双手搭在键盘上,却迟迟没有敲下任何一个字符。

他的屏幕上是他熬夜三个月写出的原创代码,现在,这段代码正出现在主管张浩然的演示文稿里,署名处赫然写着“张浩然”。

他心里那股憋闷终于找到宣泄口时,就化成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偷用公司最近新引入的体验舱。

这不是普通的设备,而是公司核心项目“蜂巢系统”的交互模块。

作为一名底层程序员,他平时连靠近它都没有资格。

但如今,愤怒让他的理智被瓦解,“反正都是为公司干活,不用白不用”,他自我安慰地想着。

机会来得比想象中迅速。当天下午,公司服务器突然因电力供应问题而停机。

全体技术人员被召集到机房排查故障,而陈宇航则主动揽下了修复任务。

他其实并不擅长硬件维护,但此刻,他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独自进入机房。

机房内光线昏暗,只有红色警报灯周期性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他打开柜子检查线路,却低估了残留电流的威力——当他的指尖触碰到裸露芯片的一瞬间,一道神经电流沿着他的指头炸开。

他猛地缩回手,只见食指和中指之间出现了一道深达三厘米、焦黑色的小伤痕,还冒着淡淡烟气。

“见鬼……”他咬牙忍住疼痛,狠狠甩了甩手,却发现自己的脑海中多了一阵奇怪的嗡鸣声,那声音像是数据流动时发出的细微脉冲。

然而没时间细想,他趁其他同事还没赶来,将体验舱偷偷接通备用电源。

心跳如鼓擂般震耳欲聋,当他坐进去的时候,世界似乎开始向另一种维度坍缩。

体验舱内初始界面十分普通,与常规VR设备无异。但登录之后,仅仅几分钟后,他就察觉到了异样。

13:26分,当他走进虚拟环境中的办公楼电梯时,无意间瞥了一眼镜面反射。

在镜面的右侧角落,有一道模糊的人影站在那里,穿着实验室研究员标志性的白大褂,但脸却藏在阴影之中。

这栋办公楼是模拟他们现实工作场景构建出来的,在逻辑上来说,这个人不可能存在,因为整个系统目前只为单人用户设计,并未加载其他NPC或玩家角色。

更诡异的是,当陈宇航试图转身直接面对对方时,那人影瞬间消失了。

而这种突兀消失不像正常渲染问题,更像是某种刻意隐藏造成的数据异常。

“这是什么情况?”

他皱起眉头,下意识退出电梯并调出系统日志查看运行记录。然而日志中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关于额外角色加载的信息。

为了验证自己的感觉,他尝试重新进入这栋虚拟大楼。

这一次没有在电梯看到陌生研究员,但当他来到咖啡厅区域时,又捕捉到另一个不可思议的小细节,所有女性NPC耳后都有相同形状的小疤痕,看起来像是一块微整形留下后的疤印。

“威尼斯面具?”

这是个流行词,用来描述那些表面完美无瑕但总带些细节缺陷的人造物品。而此刻,这些耳后的疤痕就像某种统一标记,让这些NPC显得更加诡异且不真实。

陈宇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再深入探索,而是决定先退出体验舱,把数据备份下来进行进一步分析。

但刚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忽然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问题——屏幕下方显示的是账号登录时间:13:26分,与之前镜面倒影事件发生时间完全一致。

而这个精确到秒数的信息,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感,好似背后有什么东西盯住了他一般。

从体验舱里出来后,陈宇航并没有急于声张,而是偷偷将刚才运行产生的数据导出了副本。

他知道,如果直接报告给主管张浩然,很可能又会被对方抢功。

于是,他利用加班时间独自在工位上分析这些数据,希望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解释那些异常现象。然而结果却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系统日志通常以时间戳为唯一索引,每条记录对应一次操作,比如加载资源、用户行为等。

这些记录应该都是唯一且连续排列,但当陈宇航翻阅档案库时,却发现了三个拥有完全相同时间戳(即13:26:45)的记录!

这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因为蜂巢监控系统默认无法生成重复时间戳,这是为了避免数据冲突而设计的一项基本安全机制。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有人篡改过系统日志?

还是……某种超乎逻辑的数据重叠现象?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其中两条记录看似正常,但第三条却空白无内容,好像只是为了填补某个缺失空间而强行插入的数据占位符。

而这一切,都与那个陌生研究员倒影和女性NPC耳后的疤痕联系起来,让整个事件蒙上了一层浓重的不祥之感。

随着深入追查,他偶然翻出了更多伪造痕迹,而且这些伪造都集中发生在过去48小时内。

不仅如此,它们还呈现出一种高度规律化特征。每隔六小时,就会有一批新的伪造记录生成,并覆盖掉旧有痕迹。

这种规律性让陈宇航越发确信,这是人为操作,而非普通BUG导致的问题!

但更大的疑问涌上心头: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

陈宇航将三根发颤的手指从键盘上移开,指缝间的焦痕在暗处泛着幽蓝光泽。

屏幕上三条相同时间戳的记录像三条扭曲的蚯蚓,正蚕食着系统安全协议的边界。

他忽然听见通风管道传来细碎响动,那声音既像啮齿类动物磨牙,又像老式发报机的触点震颤。

陈宇航退出体验舱时,耳后突然传来短暂耳鸣,频率恰好吻合机房里芯片熔毁的赫兹数。他用拇指摩挲脖颈新生的小疙瘩——那里有个正十二面体结构的微突起,与刚刚NPC耳后疤痕的光子晶体波长完全一致。

这个认知让他毛骨悚然,仿佛某个更高维度的意识正在用麦克斯韦方程组编织生存牢笼。

陈宇航拔出体验舱插头时,烧灼的指尖突然分泌出类蛇毒蛋白酶——这正是克隆体基因校对酶的活性成分。

血珠垂落触地前,地面自组织成IBM量子芯片的拓扑结构,电子跃迁图谱中显影出张浩然的工作证编码。

他踉跄逃向消防通道,腕表突然震动显示体温42.07℃(精准对应钋-210的α衰变最大动能)。

阶渗透出血泊意外构成贝塞尔曲线,指引他看向墙壁霉斑——那些菌丝原是三年前已故同事的脑突触拆分网络。

母亲临终前叫他永远别碰的208号储物柜,此刻正以514赫兹频率震颤,与机器视觉摄像头产生量子干涉条纹。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玻璃,他看见自己的瞳孔深处旋转着克莱因瓶的彭罗斯投影。

第二章:阴阳茧房

当第二天他戴着神经传感头盔躺进体验舱时,那道蓝光焦痕突然产生电离反应。

虚拟婚礼殿堂的白纱帷幕刚在眼前展开,顾北胸袋里的防火材料检测报告就腾起青烟,烫金字体在灰烬中重组为「T12冷库生物污染警报未解除」——正是今晨刚被删除的机密文件编号。

陈宇航再次进入体验舱时,心情复杂到极点。

上一次的异常现象尚未找到合理解释,但他隐约感觉到,蜂巢系统的内部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可能不仅仅是程序BUG那么简单。

带着这样的疑虑,他深吸了一口气,按下了启动键。

当光线从四面八方涌入视野时,他发现自己被传送到了一个全新的场景,一间古色古香的茶室,散发着浓郁的东方韵味。

窗外似乎是连绵不断的竹林,风吹过时沙沙作响。然而就在他准备探索时,一股突如其来的小苍兰香水味道让他愣住了。

这香味并不是系统设定中应该存在的东西,而且它强烈得有些不真实,不像真正花香那样自然,更像是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