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了,总是缠着皇帝,这样下去成何体统?”
说着又告诫太子妃,要她好好管管。
太子妃只能苦笑,皇帝的偏爱,哪里是她说动就动的。
“太后娘娘,您有所不知,赵良娣不是要去乾元宫伺候陛下,就是去忘忧宫看望赵贤妃,妾也没法管她。”
太后闻言更是燃起了怒火。
“皇帝那你不好说也就罢了,怎么她去忘忧宫你也管不得?”
“太后娘娘息怒,并非是姐姐无能,只是陛下前几日说过,赵贤妃是先帝的妃子,亦是我们的长辈,故而姐姐才有所顾忌,不敢阻拦赵良娣出入忘忧宫,给赵贤妃送吃的和穿的。”
我也是实话实说,不过这话只是皇帝当着东宫众人的面对赵良娣说的。
我知道皇帝的本意是,赵良娣的姑母也是他的姑母,但其他人可不会这么想,只会觉得赵贤妃在皇帝心里能比肩太后。
太后果然更生气了。
“赵氏不过先帝的一个妃妾,哪里是你们这些新帝后妃的长辈。”
我们还没来得及再说什么,就听到了一声皇上驾到。
3
皇帝和赵良娣进来了长乐宫。
太后对着皇帝勉强有个好脸色,但看见赵良娣,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皇帝却看不清眼前的情况,直接火上浇油,说他和赵良娣商量好了要解除赵贤妃的禁闭,尊她为太妃,只是不迁宫了。
太后脸色铁青,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宋氏脸色也十分难看,她才是嫡妻,但皇帝却跟赵良娣商量这种大事,分明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皇帝,赵氏女惯会迷惑人心,你可不要犯糊涂,赵贤妃虽然没有被废黜,但她不仅骄奢淫逸,还妄图插手朝政,先帝对她深恶痛绝,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才从宽处理,让她在僻静的忘忧宫禁闭,每日粗茶淡饭为国祈福。”
太后看着皇帝十分严肃,语气里是不容置疑。
“能留她一命已是网开一面,皇帝还要给她太妃尊荣,岂不是忤逆先帝的旨意,你想被全天下人戳脊梁骨说不孝吗?”
接着,太后用犀利的目光看向赵良娣,又是一通质问。
“赵氏,你怎么不说话,看你平时在皇帝面前能说会道的,今日就这样躲在皇帝背后看他为你冲锋陷阵吗?”
“母亲,您误会了,雪莹不是这样的人,她不会利用我的。”
皇帝又急忙帮心上人解释。
太后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皇帝似乎还想再争取一下,但赵良娣开始展现自己的存在了。
“陛下,请您不要为了妾和妾的姑母跟太后娘娘争吵,太后娘娘教训的没错,是妾贪心了,不该想着接姑母出来,险些铸成大错,让陛下枉顾先帝的旨意,姑母之事就如太后娘娘的意思,日后妾多去忘忧宫看望也是一样的。”
突然被赵良娣背刺了一下,皇帝看向她的目光有些难以置信。
我低头憋笑,这是什么好侄女,一句话把皇帝的台阶都挖了,赵贤妃怕是再也出不来了,日后看见她心里也得呕血。
太后也被赵良娣这神来之笔弄得找不着头脑,她仔细打量了赵良娣一眼,难得夸奖了一句。
“赵良娣今日倒是通情达理,让我刮目相看。”
赵良娣得了太后一句好话,温柔得体地笑着拜谢。
我惊叹,赵良娣是个狠人,献祭她姑母的尊荣去讨好太后,我是万万比不过。
太后心满意足之后,想起了我和宋氏这两个功臣,也算提前给她报信了。
“皇帝,太子妃和徐良娣素来对我孝敬有加,她们的父兄也在前朝为国效力,你可不能少了她们的封赏,不然我可不能同意。”
宋氏也笑着为我说话。
“妾没什么要紧的,倒是徐妹妹进宫时年纪小,在陌生的东宫里难免不安,偏偏陛下不知安抚宽慰,辜负佳人心意,她也只能时时与我作伴找些心安,这次陛下可得好好补偿徐妹妹才是。”
皇帝闻言转头看向我,我作出羞涩的模样低头不语。
“确实是朕的不是,徐良娣可想要什么补偿?”
4
“妾在宫中承蒙太后娘娘和太子妃关照,并没有什么缺的,陛下若问起,那妾也厚颜跟陛下求一件事。”
我瞬间有了主意,说着就红了眼眶。
“妾父亲这几年华发丛生,妾看着心疼不已,无奈兄妹几人皆无法在他身边尽孝,如今只求陛下能将妾的大哥调回京城,也好让他代我们兄妹尽孝。”
“徐大人掌管户部多年,劳心劳力,晚年有儿有女却膝下荒凉,实在令人不忍,还请陛下全了徐妹妹的孝心吧。”
宋氏想起自己父亲,也有几分感同身受。
“你倒是孝顺,朕给你补偿,你却想着你父兄,怪不得先帝夸你蕙质兰心,其实你大哥在边营有些功绩,等过两年就能调回京城,不过你今日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