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活啦。” 我睡眼惺忪地跟着姥姥来到院子里,看着那一群活蹦乱跳的鸡,心里一阵厌烦。“姥姥,我不会喂鸡啊。” 我无奈地说。姥姥笑着递给我一把饲料:“这有啥难的,你看,就这样撒出去就行。” 我极不情愿地撒着饲料,那些鸡一拥而上,吓得我差点把饲料盆扔了。姥姥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孩子,胆子也太小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被迫跟着姥姥干各种农活。除草、浇水、施肥,每一样都累得我腰酸背痛。有一次,在烈日下除草的我实在受不了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姥姥,这也太累了,我不干了。” 姥姥直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走到我身边坐下:“娃呀,农村人就是靠这些农活过日子的。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可咋办?你看姥姥,这么多年不也这么过来了,生活再难,咬咬牙就过去了。” 看着姥姥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的乐观笑容,我的心里也无意中温暖了许多。
一天,姥姥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信和一些钱。趁姥姥不注意,我偷偷打开了信。信里母亲说她很想我,还说正在筹备开一家录像厅,但是资金紧张,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看到这些,我的心里一阵发酸。
有一天,我在姥姥家的旧物堆里翻找东西时,发现了一张父亲年轻时的照片,照片背后写着 “永远的回忆”。看到这几个字,父亲的背叛和家庭的破碎瞬间涌上心头,愤怒和怨恨再次将我淹没。我故意把姥姥家的东西弄坏,和村里的孩子打架。有一次,我和村里的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起了冲突,双方扭打在一起。姥姥知道后,并没有责骂我,而是把我拉到身边,耐心地说:“小满,姥姥知道你心里有气,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呀。姥姥年轻的时候,日子比现在苦多了,家里穷,你姥爷走得早,我一个人拉扯你妈妈长大,什么苦没吃过?可只要心里有希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看这田野,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雨,到了春天,还是会一片绿油油的。”
姥姥的话像一道光照进了我黑暗的内心。也许,在这个宁静的小乡村,我真的能找到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第三章:母亲的录像厅
我在姥姥家的生活虽说慢慢步入正轨,可心里那股纠结劲儿,就像被拧成死结的麻绳,怎么也解不开。每天依旧跟着姥姥干农活,村里的孩子也渐渐熟悉起来,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那种对家庭变故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一直如影随形。
母亲在城里的录像厅终于开业了,她在信里跟姥姥描述开业那天的情景,我在一旁听得心里不是滋味。“妈,我在城市中心租了个小店面,地方不大,设备也都是二手淘来的,就盼着能有点生意。开业那天,我叫了几个朋友和亲戚来捧场,可客人稀稀拉拉的,大家看了看就走了。” 母亲的声音在电话里透着疲惫,“现在这竞争太激烈了,周围几家录像厅都比我这儿大,影片资源也比我丰富,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姥姥在电话这头不停地安慰母亲,让她别着急,慢慢来。
有一天,我正在院子里帮姥姥晒谷子,村里的邮递员喊着我的名字,递给我一个包裹。我满心疑惑地打开,里面是一盘录像带和一封信。看到母亲熟悉的字迹,我的心猛地揪了起来。信里写着:“小满,妈妈想你了。这是妈妈录的一些日常,想让你看看。妈妈正在努力把录像厅开好,以后接你回来,咱们好好过日子。” 我迫不及待地把录像带塞进放映机,屏幕上出现了母亲忙碌的身影。她在狭窄的录像厅里整理着座椅,摆放着录像带,脸上带着疲惫却又充满希望的笑容。那一刻,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母亲的孤独和努力,心里五味杂陈,愧疚感也愈发浓烈。
日子一天天过去,母亲的录像厅生意不但没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