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我可不想做被人催收灵魂的倒霉蛋。
但不走正规借贷渠道,就要想别的办法拉投资。
我突然想起柯林,尽管他穷得快揭不开锅,但身为底层贩子,他也许会认识更多散户。
或许我能通过他,凑出一点启动资金。
于是,我回到那破棚屋,跟柯林详细地谈了我的商业计划。
他听得有些瞠目结舌,似乎没想到我能把那些“垃圾”说成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我把我的思路和预测一一告诉他,尽可能地展示这笔买卖的可行性。
他沉默了半晌,终于开口:“我认识几个跟我差不多的散贩,也许他们会感兴趣。”
就这样,我和柯林连夜找了三个底层魔法商贩,苦口婆心地给他们洗脑。
我故意用现代商业术语夹杂其中,比如“规模化采购”“产品定位”“用户心理预期”“后期迭代升级”等等。
他们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我一直强调一点——“赚钱”。
这两个字在任何世界都管用。
在我的循循善诱下,他们决定出一点钱试试。
资金虽然有限,但足以让我批量收购那些拍卖角落的滞销品。
我做了简单的财务规划,把大部分钱用于收购原材料,预留一小部分给包装改造和摊位租金。
我暗自感慨,自己仿佛重回了当年创业的岁月,只不过项目从“移动互联网”变成了“魔法废品再造”。
第二天,我们一伙人早早赶到拍卖角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一点一点地把那些破烂收了下来。
我不敢一次性全扫,怕被有心人发现端倪,抬高价格。
于是我多次分批竞价,让柯林和那几个散贩轮番上场,每次都压到最低价才出手。
拍卖师有点烦,但还是贱卖给了我们,毕竟这些东西长年堆着也卖不掉。
当我们把大堆破破烂烂的魔法物品搬回棚屋时,柯林和伙伴们都被堆得满地的灰尘呛得直打喷嚏。
我则兴奋地挽起袖子,开始分类整理这些“宝贝”。
一瓶瓶过期的药剂,有些只需加一点新的魔法草汁就能激发残余功效。
一些破裂的卷轴,如果找到善于修复的符文师,就能重新缝补,再度赋予部分魔力。
几块裂开的魔法石,我用研磨工具把裂纹边缘修平,打造成小块的装饰挂件。
我甚至找到几个能通电的小法阵,虽然线路老化,但只要更换新的魔力晶体,就能变成小型夜灯。
这些只是初步的改造工作,我相信只要好好包装,这些东西就能在低端市场大卖。
为了让这些产品看起来更诱人,我决定设计一系列“故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