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此句意境深远,不知姑娘有何见解?”萧逸试探地问道。
柳嫣抬起眼眸,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此句描绘出明月从海面升起的壮阔景象,即使相隔天涯,也能在同一时刻共赏这轮明月,寄托了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萧逸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姑娘果然才情出众,见解独到。”
柳嫣浅笑:“公子过奖了,倒是公子能有此问,想必也是对诗词深有研究。”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赋,从李白的豪放飘逸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一座石桥边。桥下河水潺潺流淌,倒映着两岸的璀璨灯火。
萧逸望着柳嫣,深情地说道:“嫣姑娘,与你交谈,如遇知音。不知姑娘可愿与我结为知己?”
柳嫣心中一动,羞涩地说道:“能得公子赏识,是柳嫣之幸。”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吹起了柳嫣的发丝。
萧逸情不自禁地伸手为她捋到耳后,手指轻轻触碰到柳嫣的脸颊,柳嫣的脸瞬间如火烧般滚烫。就在这一瞬间,两人的心中情愫愈发深厚。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姑娘,我萧逸愿与姑娘共度此生,不知姑娘意下如何?”萧逸鼓起勇气说道。
柳嫣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微微点头:“柳嫣愿与公子私定终身,不离不弃。”小翠在一旁看着,也忍不住笑靥如花。
柳嫣回到家中,仍沉浸在与萧逸相遇的美好之中。
然而,柳父却很快察觉到了女儿的异样。“嫣儿,近日你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柳父神色严肃地问道。柳嫣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出了与萧逸的恋情。
柳父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脸色阴沉得犹如即将爆发的雷雨。
他用力地拍着桌子,怒喝道:“简直是胡作非为!那个萧逸是什么身份,竟敢勾引我的女儿!”
柳母在一旁,神色忧虑,她心疼女儿,但又深知柳父的脾气,只能轻声劝道:“老爷,别发这么大的火,当心伤了身子。嫣儿或许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