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蓬莱药引:第三类接触方程式

  

传播速度超过理论极限,就像有某种力量在岩层中开辟了直达地幔的通道。

"这是丹药释放的量子共振频率。"

顾渊把模拟动画投在幕布上,克莱因瓶结构在磁场中展开成四维坐标系,"当它与地球自转频率形成谐波..."

话音未落,应急电话炸响。

渤海湾科考站传回的视频里,海平面正在升起直径五公里的发光旋涡。

顾渊看到那些幽蓝的发光体根本不是海水,而是数以亿计的纳米机器人组成的蜂群,其运动模式与丹药原子结构完全一致。

实验室突然断电。

顾渊本能地扑向保险柜,黑暗中传来消音器特有的噗噗声。

他抱着硬盘滚进通风管道时,听见小杨最后的惨叫混着俄语咒骂。

温热的液体从管道缝隙滴落,带着丹药特有的甜腻金属味。

防爆门被炸开的瞬间,顾渊正顺着维修通道爬向天台。

夜风卷着硝烟灌进来,他看见三架黑色直升机呈品字形逼近,机腹下的电磁脉冲炮正在充能。

"放下数据!"蒙面人的俄语带着弹舌音。

顾渊倒退到天台边缘,背后是六百米高的夜空。

他摸到口袋里的丹药——今早偷偷替换的仿制品还在,真正的样本早已融入他的血液。

当第一个弹孔穿透左肩时,他惊讶地发现伤口没有流血,反而渗出蓝莹莹的纳米流体。

直升机突然集体失控。

顾渊看着自己的右手不受控制地抬起,指尖射出肉眼可见的引力波束。

三架飞行器在空中扭曲成麻花状,燃烧的残骸坠落时,映亮了楼底那些正在晶化成金属的尸骸。

国安局的车队撞开路障冲来时,顾渊正盯着掌心浮现的外星文字。

那些符号在他视网膜上重组翻译,最终形成两行中文:

【文明观测者协议启动】

【请选择进化方向】

他把硬盘扔给赶到的特工,转身走向燃烧的实验室。

消防水柱在高温中蒸腾成雾,顾渊穿过浓烟时,看见自己的影子被拉长成非人的轮廓。

纳米机器人正在改写他的基因链,最新检测报告显示他的线粒体DNA里多了四组硅基编码。

"顾主任!"新来的实习生举着平板追来,"丹药样本..."

顾渊接过平板时,钢化玻璃屏突然浮现出星图纹路。

这次他看懂了——那些闪烁的节点不是恒星,而是分布在太阳系的监测站坐标。

当他的血滴在屏幕上,某个位于柯伊伯带的信号源突然开始回应,倒计时显示七天后将抵达近地轨道。

夜色最深时,顾渊独自站在同步辐射中心顶楼。

他举起还剩最后半枚的丹药,月光透过克莱因瓶结构的原子间隙,在墙面投射出环状星门。

渤海湾方向升起幽蓝光柱,海天之间缓缓睁开一只由纳米机器人组成的巨眼,正与他的视网膜进行量子纠缠。

实验服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

匿名邮件附件是罗兹威尔事件的绝密照片,1947年坠毁的不明物体表面,赫然刻着与丹药相同的蜂巢纹路。

顾渊放大图片时,发现残骸内部有个未启动的装置——那是个微缩版青铜丹炉,炉膛里残留着北宋年间的沉香木碎屑。

海风突然变得腥咸刺骨。

顾渊摸到耳后增生出的金属鳞片,纳米机器人正在他血液里歌唱。

那旋律让他想起儿时在敦煌见过的飞天壁画,只是此刻飘荡在星河间的不是伎乐天女,而是无数闪烁着蓝光的监测器。

第三章:海市蜃楼的坐标密码

苏怀瑾的狼毫笔尖突然迸出火星。

她触电般缩回手时,宣纸上刚摹写的《青囊补天录》篆文正在自燃。

泛黄的帛书原件在防弹玻璃罩内震颤,那些用朱砂与汞粉书写的古文字,此刻竟渗出蓝莹莹的液态金属。

"关掉射灯!"她对着对讲机尖叫。

浙大古籍修复室的应急闸门轰然落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