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约我在一家茶馆见面。
他带来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
「这是我这几个月收集的资料。」他打开文件夹,「目前能确认的受害者有十二个,涉案金额超过三千万。但这只是我们知道的。」
我一页页翻看着这些资料。
每一个案例,都和我的经历极其相似。
受害者的配偶先是在戒赌吧结识「导师」,然后被诱导赌博,最后在心理暗示下转走家里的钱财。
而这个过程,通常要持续三到六个月。
「他们很有耐心。」徐先生说,「会慢慢取得信任,了解家庭情况,确定目标的价值。等时机成熟,才会收网。」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每个案例里,失踪的那个人都是女性?」
「对。」徐先生点点头,「他们专门寻找已婚女性下手。可能是觉得这样更容易得手。」
我又问:「那些失踪的人......找到了吗?」
「没有。」他摇摇头,「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但我觉得...她们可能都在一起。」
我心里一惊:「什么意思?」
「你想想看,这么多人突然消失,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迹。除非......」
「除非有人在统一管理她们。」我接过话头。
徐先生点点头:「而且,我怀疑她们已经成为了团伙的一部分。」
我握着茶杯的手微微发抖。
张晓琳,你到底卷进了什么漩涡?
6
从茶馆出来,我的手机响了。
是法务部的同事。
「陈总监,公司决定起诉您,追究违约责任。」
我早就料到会这样。
这份协议造成的损失太大,公司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更何况,在他们眼里,是我签的字。
挂断电话,我深吸一口气。
现在,我不仅要面对存款被卷走的事实,还要应对公司的起诉,以及即将到来的断供危机。
但最让我心惊的,是徐先生的那个推测。
如果张晓琳真的加入了诈骗团伙,那意味着什么?
她是被迫的,还是......甘愿的?
我打开戒赌吧,用张晓琳的ID格式,编辑了一个帖子。
标题是:「我戒赌成功了,感谢导师」
内容也是和其他帖子一样的模糊措辞。
发布后不到三分钟,就收到了一条私信。
「看得出你很诚恳,需要帮助吗?」
我看着这个ID:「晨光破晓」,手指微微发抖。
这就是那个「戒赌导师」。
7
我没有立即回复。
而是截图发给了徐先生。
他很快回复:「小心,这个ID我见过。骗术很高明。」
我问:「要不要钓鱼执法?」
「不行。」徐先生说,「他们反侦查意识很强,一旦发现可疑就会消失。而且......他们背后有人。」
我皱眉:「什么人?」
「不知道,但很危险。我们这些受害者里,有个工程师,查到了一些东西。结果第二天就出车祸了。」
我沉默了一会儿,回复:「所以,我们就这么算了?」
好半天,徐先生才回复:「等。」
「等什么?」
「等更多受害者出现。」
8
我没等。
这一周,我疯狂地搜集资料,追踪那些转账记录。
同时,我也在跟「晨光破晓」聊天。
伪装成一个赌博成瘾的人,寻求他的帮助。
他说话的方式很有技巧,从不主动提到钱,而是循循善诱,让我自己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