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有人拖着沉重的身躯在行走。沈墨屏住呼吸,悄悄地走到门口,透过门缝向外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红色连衣裙的女人,正缓缓地朝着他的方向走来。她的头发遮住了脸,看不清容貌,但沈墨能感觉到,一股强烈的寒意从她身上散发出来。
沈墨的心跳几乎停止,他下意识地握紧了相机,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女人越来越近,沈墨甚至能听到她沉重的呼吸声。就在女人快要走到门口时,她突然停住了脚步。沈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不知道女人接下来会做什么。
突然,女人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苍白如纸的脸,她的眼睛空洞无神,嘴角挂着一丝诡异的笑容。沈墨惊恐地瞪大了眼睛,他想要逃跑,却发现自己的双腿像是被钉在了地上,无法动弹。
女人张开嘴,发出一阵沙哑的笑声:“你不该来这里……” 说罢,她的身体突然化作一团黑烟,消失在空气中。沈墨这才回过神来,他大口喘着粗气,转身逃离了这个房间。
他在黑暗的楼道里狂奔,不知道跑了多久,终于来到了一个房间门口。他推开门,发现这是一间杂物间,里面堆满了各种破旧的物品。他靠在墙上,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沈墨开始整理自己的思绪,从收到诡异的全家福,到小镇的失踪事件,再到旅馆里的种种诡异现象,这一切似乎都围绕着一个核心 —— 雾隐旅馆的秘密。他决定继续深入探索,他相信,答案一定就在这座旅馆的某个角落。
他在杂物间里四处翻找,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突然,他在一个破旧的箱子里发现了一本日记。日记的纸张已经泛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他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颤抖的手写的。
日记的内容记录了一个住客在 1947 年的经历。其中有一句话让他不寒而栗:“月食夜要喂饱镜子里的客人”。他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却能感觉到其中隐藏的危险。他继续往下看,日记里还提到了一些奇怪的仪式和禁忌,似乎这座旅馆里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组织。
沈墨合上日记,心中充满了疑惑。1947 年,究竟在这座旅馆里发生了什么?这些秘密和母亲的失踪又有什么关系?他决定离开杂物间,去其他地方寻找更多的线索。
当他走出杂物间时,却发现自己迷失在了旅馆的走廊里。周围的墙壁仿佛在不断变换,他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路。他开始有些慌张,不停地在走廊里奔跑,呼喊着。可回应他的,只有自己的回声。
突然,他看到前方有一道微弱的光。他像是看到了希望,朝着光的方向跑去。当他跑到近前,发现那是一间阁楼的门,门半掩着,透出一丝昏黄的灯光。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推开了门。
阁楼里堆满了各种杂物,灰尘弥漫。在一个角落里,他发现了一些泛黄的报纸。他走过去,拿起报纸,上面的内容让他震惊不已。报纸上报道了 1947 年旅馆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其中包括多起失踪案和诡异的现象。更让他惊讶的是,报纸上提到,这座旅馆的前身竟然是日军的慰灵所,而在 1947 年,整栋建筑离奇地发生了镜像翻转,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操控着。
沈墨站在阁楼那扇半掩的门前,深吸一口气,缓缓推开了门。一阵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伴随着陈旧纸张与灰尘混合的味道,让他忍不住咳嗽起来。阁楼里光线昏暗,仅有的一丝光亮从屋顶破损的瓦片缝隙中透进来,在地上形成一道道细长的光柱,光柱中无数尘埃飞舞,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又仿佛无数看不见的幽灵在游荡。
他举着相机,借着微弱的光线,在杂乱的杂物间中艰难前行。脚下不时踩到破旧的木板或是废弃的物品,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在这寂静的阁楼里显得格外刺耳。他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摇摇欲坠的杂物堆,生怕一个不小心引发坍塌,将自己掩埋在这不知尘封了多少年的角落。
在阁楼的一角,沈墨发现了一个破旧的木柜。柜门半开着,里面露出几本泛黄的书籍和一些零散的纸张。他走近木柜,蹲下身子,将里面的东西一一取出。除了几本已经辨认不出书名的破旧书籍外,还有一些剪报和信件,纸张都已经脆弱不堪,稍有不慎就会破碎。
他拿起一张剪报,上面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仍能勉强辨认。剪报的日期是 1947 年,报道的正是雾隐旅馆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其中一则新闻写道:“雾隐旅馆近日怪事频发,多名住客神秘失踪,警方调查毫无头绪。据当地居民称,每到月圆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