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寒风吹过,庙中的蜡烛突然熄灭。苏然心中一惊,拿出手电筒照亮,却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在神像后一闪而过。他鼓起勇气追过去,却发现什么也没有。
在神像的基座下,他发现了一本破旧的经书,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他将经书带回小镇,找了一位懂古籍的老先生帮忙解读。老先生看后脸色大变,说这是一本记载着古老邪术的经书,后山的枯萎很可能是有人施展了邪术所致。
苏然决定再次上山,寻找施展邪术的人。在山林中,他遇到了一个神秘的黑衣人。黑衣人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他冷冷地看着苏然,警告他不要再多管闲事。
苏然没有退缩,与黑衣人展开了对峙。就在这时,山林中突然出现了一群黑影,它们张牙舞爪地向苏然扑来。苏然拼命抵抗,在关键时刻,他想起了经书中的一些符文,尝试着用这些符文驱散黑影。
奇迹发生了,黑影在符文的光芒下渐渐消散。黑衣人见势不妙,转身逃走。苏然想要追赶,却被一股神秘的力量阻挡。
本以为事情暂时平息,可紧接着,小镇里开始流传起了奇怪的童谣。那童谣不知从何而起,一夜之间,镇里的孩子们都在传唱:“荔湾影,影荔湾,夜啼女,井中怨,山林枯,河神叹,邪术起,祸不单。”
这诡异的童谣让镇民们人心惶惶,苏然听着孩子们的歌声,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意识到,这童谣或许与小镇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
苏然开始仔细研究这童谣,他发现其中提到的“夜啼女”很可能是指柳如烟,而“井中怨”或许和那条突然变黑的河流以及神秘洞穴中的石井有关。至于“山林枯”和“邪术起”,则对应着后山发生的事情。
为了弄清楚童谣的来历,苏然走访了小镇里所有的孩子,试图找到第一个传唱这首童谣的人。终于,在小镇边缘的一户人家中,他找到了一个叫小虎的孩子。小虎告诉苏然,他是在一个夜晚,听到从废弃的老磨坊里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唱着这首童谣,他觉得好奇,就记了下来并告诉了其他小伙伴。
苏然立刻前往老磨坊。老磨坊早已破败不堪,巨大的石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四周布满了蜘蛛网。苏然刚走进磨坊,就感觉一股寒意扑面而来。
他在磨坊里四处寻找,突然,脚下的地板发出“嘎吱”一声,一块木板松动了。苏然蹲下身子,撬开木板,发现下面是一个隐藏的暗格,里面放着一本发黄的日记。
苏然翻开日记,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认出大概内容。原来,这本日记的主人是几十年前小镇上的一位风水师,他发现了小镇地下隐藏着一股强大的邪恶力量,而这股力量正逐渐复苏。为了警示后人,他写下了这首童谣,希望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就在苏然专注地看着日记时,磨坊的门突然被一股强风关上,紧接着,四周响起了诡异的笑声。苏然抬起头,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在黑暗中若隐若现,那身影似乎在说着什么,但苏然却听不清。
他握紧手中的日记,大声喊道:“你到底是谁?你和小镇的这些怪事有什么关系?”那身影渐渐靠近,苏然终于看清,那是一个面色苍白、眼神空洞的男人,他的嘴角上扬,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却始终没有说话。
突然,那男人向苏然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