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我知道现在的情况很糟糕,大家心里都不好受,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被打倒。这个项目承载着我们的心血,也关乎着公司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李明的背叛是他的选择,我们不能让他的错误毁掉我们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一切。现在,我们要静下心来,把项目重新梳理一遍,找出问题,然后逐个击破。” 安伦的话虽然并没有让大家一下子就振奋起来,但却给了众人一个重新凝聚的方向。团队成员们开始一项一项地核对项目资料,回忆之前的规划和执行细节。
经过一整天的梳理,他们终于清晰地列出了因为李明的离开而出现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技术层面上的物流信息实时追踪系统的漏洞以及配送路径优化算法的缺失,这两块内容是确保“极速配送”能够精准实现24小时内送达承诺的核心所在。
在确定了关键问题后,安伦开始四处寻找能够帮助他们攻克技术难题的专家。他先是联系了自己在行业内认识的各路朋友,向他们打听有没有擅长物流配送相关技术开发的高手。打了无数通电话,见了一个又一个人,可得到的回复大多都是不太乐观,要么是时间上无法配合,要么是觉得这个项目难度太大,风险太高,不太愿意接手。
但安伦并没有气馁,他把目光投向了各大技术论坛和专业社群。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守在电脑前,浏览那些技术交流帖子,寻找可能的线索。终于,在一个深夜,他在一个专业的物流技术论坛上发现了一位名叫陈宇的技术大神,对方经常会分享一些关于物流配送系统优化的独到见解,而且从评论来看,很多复杂的技术难题在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安伦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忙私信联系陈宇,诚恳地向他说明了自己项目的情况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希望他能够施以援手。
一开始,陈宇并没有立刻回复,安伦心里忐忑不安,生怕又一次被拒绝。好在第二天,陈宇回了消息,表示对这个项目有一定的兴趣,但需要先详细了解一下具体的技术细节和需求。 安伦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