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得此火种,已见其诸多益处,可取暖、烹食,令族人免受寒馁之苦。但姒深知,这仅是皮毛,想必还有更深层的奥义等待吾等发掘。恳请大人明示,如何才能让火种发挥更大的力量,护佑吾族昌盛?”
火灵赤焰的光芒闪烁了几下,似在斟酌言辞,随后说道:“且看这火焰,它炽热、灵动,既能摧毁,亦能创造。你可引导族人将黏土置于火中烧制,如此,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制成坚固耐用的容器,用以储存食物、水源,让生活更为便利。再者,用火烤制猎物时,留意观察火候与肉质变化,掌握精湛厨艺,可使族人身体更为强壮。还有,以火淬炼石器,能让其刃口更加锋利,捕猎、劳作事半功倍。”
巫祝姒听得入神,眼中光芒闪烁,犹如点点星火。她深知,火灵赤焰所言,每一项都将为部落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她急忙跪地,叩首谢恩:“多谢赤焰大人赐教,姒定当谨遵教诲,将这些技艺传授给族人。只是,在传承之途,难免会遇到困难与阻碍,不知可有应对之法?”
火灵赤焰缓缓靠近巫祝姒,身上的热浪扑面而来,却并不灼人,反而给人一种温暖而振奋的力量。它说道:“困难自是难免,人心各异,有人或因畏惧改变而抗拒,有人会急于求成以致出错。你身为巫祝,需耐心劝解,以身示范。对于技艺的传授,不可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让每一个族人都能扎实掌握。同时,你要时刻提醒族人,敬畏火种,切不可因疏忽而致灾祸。唯有如此,方能让火种在部落中扎根、成长,绽放光芒。”
巫祝姒心中谨记,再次谢恩后,又问道:“赤焰大人,吾观这天地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这火种与自然、与神灵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吾等日后该如何在敬畏自然、尊崇神灵的前提下,借助火种之力前行?”
火灵赤焰仰头望向这火焰空间的上空,仿佛透过无尽虚空,凝视着世间万物。良久,它才开口道:“火种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天地孕育的神奇力量。神灵借吾之手将其赐予你们,意在让人类在自然的怀抱中成长、蜕变。你们需明白,用火之时,亦是与自然交互之际,顺应天时,遵循四季变化,方能相得益彰。春时,用小火呵护新生的幼苗,助其成长;夏时,借火之力驱散湿热,防霉防虫;秋时,以旺火烘烤收获的谷物,使其干燥储存;冬时,围聚大火,抱团取暖,度过寒夜。如此,便是顺应自然之道,亦是对神灵恩泽的回报。”
巫祝姒心领神会,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姒明白了,定将大人的教诲铭刻于心,传于后世。愿吾族在火种庇佑下,与自然和谐共处,世代繁荣。”
就在这时,火焰空间开始剧烈晃动,仿佛即将崩塌。火灵赤焰的身影渐渐模糊,只留下最后一句话在巫祝姒耳边回响:“去吧,履行你的使命,吾将在火焰中注视着你们的成长……”
巫祝姒猛地从恍惚之境中惊醒,发现自己依旧坐在部落的篝火旁,手中树枝还在,而天色已微微破晓。她环顾四周,看着沉睡中的族人,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她知道,昨夜与火灵赤焰的对话,将彻底改变部落的命运,而她,便是这文明传承之路的引路人。
起身,巫祝姒将手中树枝郑重地插入篝火中心,让它再次燃起火焰。她深吸一口气,走向部落中央的空地,准备召集族人,开启这全新的、与火共舞的征程,将火灵赤焰传授的智慧,一点点播撒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出华夏文明最初的璀璨之花。
第三节:刻制太阳纹陶尊为容器
巫祝姒自与火灵赤焰对话归来后,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规划。她深知,要将火的恩泽融入部落生活的每一处,刻不容缓。晨曦初露,她便起身,召集部落中身强力壮、心灵手巧的男女老少,齐聚在部落中央的开阔之地。众人虽面带倦容,却因巫祝姒一脸的郑重其事,而纷纷打起精神,眼神中透着好奇与期待。
巫祝姒站在众人面前,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声音沉稳且坚定地说道:“族人们,昨夜神灵借神火赐予我们福祉,更为我指引了一条让部落走向昌盛的道路。今日,我们便要开启这全新的探索,用这火种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器物,让生活更加便利。”说着,她俯身捡起一块黏土,轻轻揉搓着,向众人展示,“我们将以黏土为基,借神火之力,烧制出坚固耐用的容器。”
众人听闻,先是一阵窃窃私语,眼中满是疑惑与惊讶,毕竟此前他们从未想过黏土能有这般神奇的转变。但出于对巫祝姒的信任,很快,大家便安静下来,准备听从她的指挥。
巫祝姒首先安排年轻力壮的男子们去河边采集最为细腻、纯净的黏土,再三叮嘱他们要仔细甄别,去除杂质。而妇女们则在一旁忙碌地收集干草、树枝,为烧制陶器准备充足的燃料。孩童们也没闲着,他们在附近寻找各种形状、颜色的小石子,用来装饰即将制作的陶器。
不多时,男子们陆续背着沉甸甸的黏土归来,将其倾倒在空地上。巫祝姒亲自上手,加入适量的水,开始反复揉搓、摔打黏土,使其质地均匀细腻。她边做边向众人讲解:“这黏土如同新生的婴儿,需我们悉心照料,揉捏得当,方能塑成有用之形。”在她的示范下,众人纷纷效仿,一时间,空地上满是“啪啪”的摔打声和人们轻声的交流声。
待黏土准备就绪,巫祝姒便开始塑形。她的手指灵动如燕,在黏土团上轻轻按压、提拉、旋转,不一会儿,一个初具雏形的陶坯便出现在众人眼前。那是一个圆腹、敞口的容器模样,底部微微内收,看起来质朴而敦实。众人看得目不转睛,惊叹声此起彼伏。巫祝姒微笑着鼓励大家动手尝试,于是,众人纷纷拿起黏土,或独自摸索,或相互请教,一时间,各式各样的陶坯在众人手中逐渐成型,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形态各异却都饱含着对新生活的向往。
陶坯制成后,接下来便是最为关键的烧制环节。巫祝姒指挥着众人将陶坯小心翼翼地摆放在早已挖好的、铺着干草的土坑旁。她拿起一根燃烧的树枝,神色庄重地说道:“此刻,我们将借助神火,赋予这些陶坯全新的生命。”说罢,她率先将树枝放入土坑底部,引燃干草,随后,众人纷纷将收集来的燃料源源不断地投入火中。
火焰迅速升腾而起,炽热的高温扑面而来,众人不得不后退几步,眯着眼注视着火堆。巫祝姒却靠前蹲下,密切关注着火势与陶坯的变化,她不时地指挥着添加燃料,调整火候,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间再无他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坯在火焰中逐渐发生着奇妙的变化。原本黯淡的黏土颜色慢慢变得鲜艳起来,由灰转红,再由红转橙,仿佛被点燃了内在的生命之火。巫祝姒知道,火候已到关键时刻,她站起身来,向众人喊道:“此刻,切不可松懈,要让火势持续且平稳,这关乎陶器的成败。”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烧制过程顺利进行。终于,当火焰渐渐熄灭,余热慢慢散去,众人迫不及待地围拢上前,眼中满是紧张与期待。巫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