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我低价收了一幅号称明朝末年的画,期待是真品能让我大赚一笔。
可是请来鉴定画的专家却在看了一眼之后,就脸色煞白地离开了。
我四处打听这幅画落款的人,却发现根本就没有这个人。
可如果造假,为什么要用无名之辈呢?
我怎么也没想到,只是想要查清这个画的真相,却带来了一系列悲剧……
2.
最近,我这个在古董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撞上了一件看似天大的好事。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古玩市场晃悠,一个神色慌张的年轻人悄悄凑过来,神秘兮兮地从破旧的布袋里掏出一幅画。
我随意一瞥,却像被什么击中了心脏,呼吸瞬间急促起来。
那是一幅山水画卷,画面上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山间瀑布如练,溪边茅舍错落,笔触细腻而古朴,透着一股岁月沉淀的韵味。
落款处写着“崇祯十五年,陈墨山作”,虽然纸张有些泛黄破损,但这说不定是一幅流落民间的明朝末年的真迹啊!
我强装镇定,心里却像有只小鹿在乱撞,一番讨价还价后,以一个低得离谱的价格把画带回了家。
一进家门,我就迫不及待地将画展开在宽大的书桌上,眼睛死死地盯着它,越看越觉得是宝贝。
我想着若是真的,转手一卖,下半辈子就衣食无忧了。
可古董这行水太深,真假难辨,为了保险起见,我决定找业内最有名的鉴定专家李老来掌掌眼。
李老住在一条幽静的老巷子里,宅子古色古香,透着和他身份相符的韵味。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画,像捧着自己的命根子,来到了李老家中。
李老戴着老花镜,慢悠悠地从屋里走出来,看到我手中的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
我恭恭敬敬地将画在他面前展开,李老的目光刚触及画面,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惊恐的神情,脸色变得煞白如纸,双手也开始微微颤抖。
我心里“咯噔”一下,还没等我开口询问,李老就猛地转身,一言不发地匆匆走进了内屋,只留下我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3.
从李老家出来,我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