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一边分享着育儿的心得。母亲林清瑶会温柔地说:“这孩子最近又长胖了些,瞧这小手,肉嘟嘟的。”苏姨母则笑着回应:“是啊,我们家傅明也是,吃得可香了。”父亲们则会在一旁谈论着军务,偶尔也会逗弄一下我们。父亲顾渊会用他那宽厚的大手轻轻摸摸我的头,笑着说:“这小子以后肯定像我一样,是个打仗的好手。”傅霄也会在一旁附和:“我们家傅明也不会差,将来定能成为国之栋梁。”
从小,我和傅明便一同在营帐间穿梭。清晨,我们在军号声中醒来,那激昂的号声仿佛是战斗的号角,激发着我们心中的热血。伴随着战马的嘶鸣声,我们在军营中奔跑嬉戏,感受着这里独特的氛围。稍大些,父亲顾渊会在营帐中摊开一幅幅泛黄的军事地图,那些地图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记录着无数次战役的信息。他用手指着那些错综复杂的线条,耐心地向我讲述每一处关隘的重要性:“宇泽,你看这处关隘,它是我们边疆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敌军便能长驱直入,我们必须死守。”校场上,他手持长枪,一招一式地示范,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却浇不灭我心中对武学的热忱。我紧紧地盯着父亲的动作,努力模仿着,心中充满了对成为一名英勇将领的向往。傅霄亦是如此教导傅明,他的教导严厉而又充满期望。母亲林清瑶和苏念念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关切与鼓励。虽然她们不懂行军打仗的具体战术,但她们的支持如温暖的阳光,给予我们力量。母亲会在我们训练休息时,递上一杯清水,温柔地说:“孩子,累了就休息会儿,别太累着自己。”
十岁那年,我们一同跟着军中教头刻苦练习武艺,无论寒冬酷暑,从未间断。
寒冬时节,北风如刀子般割着脸颊,仿佛要将皮肤割裂。训练场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阳光洒在上面,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我们穿着厚重的棉衣,呵出的气瞬间化作一团白雾。教头在前面喊着口令:“一二,一二,出剑要有力,防守要严密!”我们在后面一丝不苟地练习着剑法。傅明的手被冻得通红,像熟透的苹果,可他依然紧紧握着剑,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标准有力。休息时,我们就挤在一起,互相搓着手取暖。双手相互摩擦,试图从彼此身上获取一丝温暖。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