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隐匿着一个被岁月遗忘的小山村,又仿佛那里被世界遗忘在了角落。
四周山峦高耸,像沉默的卫士,又似无形的枷锁,将村子紧紧束缚。
出山的路蜿蜒曲折,狭窄且崎岖,每次出行都像是一场艰难的跋涉。
信息的传递在这里极为缓慢,外面世界的喧嚣与繁华,于我们而言,不过是遥远而模糊的幻影。
我的父母,是这片黄土地上最质朴的农民。
他们每日在那几亩薄田间辛勤耕耘,弯腰、播种、除草、收割,周而复始,双手布满老茧,脊背也在岁月的重压下渐渐弯曲,只为从这贫瘠的土地里刨出一家人的生计。
小时候,家里的贫穷是深入骨髓的。常常是吃了上顿,下顿便没了着落。
有一年冬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家里的粮食早已见底。
父母无奈之下,去邻居家借粮。
那邻居是个尖酸刻薄之人,不仅一口回绝,还满脸嫌弃地嘲讽道:“就你们家这穷酸样,借了也还不起,别白费力气了!”
父母低着头,默默转身,路上两人什么话都没说,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往家走。
母亲回到家,坐在灶台前,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在冰冷的灶台上。
父亲则蹲在门口,粗糙的手指颤抖着,把旱烟丝一点点装进烟袋锅,“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那缭绕的烟雾,就像他心中化不开的愁绪。
看着父母这般无助,年幼的我心里像被一块大石头狠狠压着,难受极了。
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天天吃饱饭。
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挎着小竹篮,去山上捡柴火、挖野菜。
山上的野菜种类繁多,有嫩绿的荠菜、肥厚的马齿苋、叶片锯齿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