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0 后,生于改革开放的崭新时代,宛如破土而出的新芽,带着蓬勃的朝气与无限的可能。彼时,城镇的大街小巷还留存着往昔岁月的斑驳痕迹,街边的广播里,激昂的 “改革开放” 口号,穿透清晨的薄雾,飘进千家万户。这口号,不只是简单的呼喊,更是新生活的号角,承载着无数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计划经济的尾声中,我们度过了懵懂的童年。粮票、布票,这些如今看来充满怀旧色彩的小纸片,在当时却是家庭生活的关键。为了购买日常用品,人们常常在供销社门口排起长队,队伍蜿蜒曲折,从门口延伸至街角。队伍里,有人低声交谈,有人默默等待,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饱含着对物资的渴望和生活的无奈。我记得,母亲曾为了给即将开学的我买一块新橡皮,天未亮就拿着布票出门排队。当她夜晚归来,疲惫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只因买到了我心心念念的橡皮。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中的爱,也初次感受到生活的不易。
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汹涌而来,街边的小商贩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曾经安静的街道瞬间热闹起来,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奏响了经济复苏的乐章。水果摊、小吃摊、裁缝铺…… 每个摊位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家附近的老街,一到傍晚就摆满了各种小摊,灯光闪烁,烟火气息十足。那时,我最爱和小伙伴们在摊位间穿梭,闻着烤红薯的香甜,看着大人们挑选心仪的商品,心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紧接着,互联网浪潮扑面而来。从最初 “吱吱呀呀” 的拨号上网,到如今便捷高速的 5G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