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家人之名
“我离天空最近的一次,是你把我举过你的肩头”。
2022年7月的一个晚上,在鹿巷的一家清吧里,赵十四听着歌手唱着民谣,举起了一杯酒对我说:“现在啊,我除了觉着想成就自己,只有靠自己,还有,除了家人,再好的关系都靠不住。”我心里立马想到一句话: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沿着河流到处瞎跑?
他的故事,要从小时候说起。
赵十四出生于农村,在小学的时候,他的父母为了给他更好的教育,选择去城市打工成为了村里第一批“打工人”。他的父母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因为他爸不爱学习,他妈则因为家庭的贫穷念不起学。没有高学历的父母在那个时候并不吃香,只能靠打工获得经济来源。一家三口住在一间20多平的租的一个房子里,说来也很有意思,赵十四在农村里算得上是家境不错了,但在偌大的城市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当天他住进到那间20多平的房子里,连床板子都欺负他:床板塌了。他想回农村,这个城市好像对他是那么不友好,母亲也在旁边哭了,而父亲当时在打工上班,一切的一切,显得都那么无能为力。
过了几天,父母带赵十四去找小学。在学校里,按照入学流程,赵十四要参加一场考试。接着校长找到一个空屋,给他拿了一套卷子,赵十四说在那个时候,他的卷子上出现了两种根本没见过的题:古诗和英语。他在去城市读书前,农村的教育内容并没有古诗和英语,教育资源是很落后的。酒局上,他给我讲:“和我一样在农村长大的兄弟现在几乎都不念书了,有很多都是因为他们安于农村的那种现状,想去城里接受好点儿的教育早已经与社会脱节了,我有时候想:如果当年我的父母没有带我去城里读书,不累死累活的打工供我.….…,不说了,来,干杯。”小时候的那场入学考试,他面对着见都没见过的题胡乱写了一气,但可能上天垂怜,他成功入学了。
童年本应该是充满玩具游乐园,各种零食的时代,赵十四却好像比同龄人稍微早些懂事了那么几年。在他看来,他不是不需要这些东西,而是他明白这个时候不应该需要这些东西。他父母在偌大的城市打工养家是不容易的,再因为父母无高学历、大本事,薪资几乎微乎其微且趋于稳定。在赵十四小的时候,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忘记是什么时候父母攒钱购置了一台电视机,在20多平的小家里显的有些高瑞。
那时候他家电视不像现在的互联网智能电视,而是用搜的那种卫星锅,刚开始频道不少,年复一年,能搜到的频道受市面某些公司操控,越来越少。S说:“那时候别人家有金鹰,卡酷什么的,我只能看少儿频道,后来少儿都有时候搜不到,想想那时候我真觉着不如在村里待着。”
他小时候的漫画书,玩具几乎都是用优异的考试成绩换来的。他小学时候成绩不错,父母用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