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汉服订单

1

汉服订单 褒姒 1504 2025-01-25 08:51

  

我是摄影师,我媳妇是种草姬,我们两年年帮村里卖汉服,少说也卖出去几十万单。

可没想到,村民却转头嫌我俩赚的工资多,要给我们降薪。随后,更是在被我拒绝后恼羞成怒:

「只是拍拍照片发个视频就要挣村里的钱,哪有这么好的事儿?我们辛辛苦苦买布裁衣手作生产,不是让你俩坐享其成的!之前用你们是觉得你们年轻人创业不容易,现在世道变了!」

「你出去打听打听,谁家发一条视频就要两千块的?别说什么设备拍摄剪辑之类的,不就是化妆修图吗?谁不会似的!」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反正我们村子的汉服品牌也打出去了,以后就用不着你们了!」

我看明白了,这不就是过河拆桥吗?

有些人从根上就穷惯了,谁也帮不了。

1

自媒体兴起后,我和媳妇抓住流量,主动拍摄起了我们的日常。

用现在的词说,叫vlog。

我们虽然是村里人,但媳妇长相姣好,也算个标致的小美女。

再加上我给自己打造的人设。

短短半年,我们竟然也有了过万的粉丝。

要知道,有了这种体量的粉丝基础就能开橱窗带货了。

大到生活用品小到日常美妆,只要通过我的链接下单,我们就能挣每单的分成佣金。

这就意味着我俩坐在家里就能数钱,还去打什么工?

这两年因为自媒体一夜暴富的人数不胜数,我俩竟也可能会成为其中一员。

我正准备开通橱窗筛选货品时,媳妇伸手盖在我屏幕上。

她凑过来,探着头看我。

「你说咱们要是带货挣钱的话,不如帮我婶子和迎春婶她们搞的那个服装厂打打广告?」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们村里确实有几个婶子组织起来搞了个服装厂,平日里做些花花绿绿的衣服。

卖也卖不出去,送也送不出去。

盈利的方式只有卖给镇上服装店这一条路,还不能保证每个月都有营收。

因为这些“无用功”,她们没少跟家里人吵架。

现在如果我们能借着自己的粉丝量在网上给他们宣传一波,想必效果应该不错。

我俩转头一商量,与其便宜别人,不如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村里打打广告,也算另一种程度的反哺了。

于是在媳妇的提议下,她们改变了出货方向,从做普通衣服转成了当下流行的汉服。

衣服做完后,媳妇作为种草博主穿上展示。

接着,我再通过拍摄一些挑染轧花之类的素材,将一件手作衣服的制作视频呈现出来。

最后再把它们剪到一起,给每一件裙子都起上词牌名的名字发到我们的账号里。

宣传才算结束。

为了更好的宣传村里的汉服,我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去学了剪辑运营,为的就是能帮到大家更多。

这一干,就是三年。

当然,这三年里通过我们账号销售出去的汉服没有百万也有十万。

除去各方面成本,如果一件汉服按200卖,那至少也能赚130的利润。

再加上我跟媳妇不收佣金,只是赚每条视频发布的钱,村里凭借着这一买卖,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见我们的体量做大了,几个婶子拿着赚到的钱甚至扩大了规模,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村里的男人们加入到了制衣的行列中。

我们村逐渐变成了汉服村,家家户户都多少懂些制成衣的手法和步骤。

这年头,干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能挣到钱,只要不违法,让他们做什么都行。

在大家的努力下,以我们村为原型的“启祥阁”汉服也成了商标,销售量与日俱增,买卖越来越红火。

2

我们以为自己这么做是带着全村人发家致富,可人家不是这么想的。

一日,我正在村里服装厂采录扎染素材,媳妇却突然给我打来了电话。

她不肯告我发生了什么,只是让我先别录了,赶紧回家,家里来人了。

我着着急急收拾好拍照、摄影、收音、打灯的各种设备,大包小包的背了一身,放在车上就往家里赶。

还没进家门,就听到屋内传来媳妇唯唯诺诺的声音:

「迎春婶,你先坐会,这个事得等郭锐回来我们商量一下才能决定,我一个人也不能做主啊……」

迎春婶不满道:

「为什么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