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父母承受更大的压力;还是放弃学业,回家帮衬着家里。这种抉择的痛苦,如同一把尖锐的刀,在他的心头反复割扯。
就在父亲陷入绝望之际,爷爷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卖掉了家中仅有的一头耕牛,那耕牛可是家中重要的劳动力,多年来陪着家人辛勤劳作,犁地、拉货,帮家里省了不少力气。卖牛那天,爷爷的眼中满是不舍,他缓缓抚摸着耕牛的额头,久久不愿离去,嘴里还喃喃念叨着:“老伙计,对不住了,为了孩子的前途,只能委屈你了。” 但为了父亲的前途,他还是狠下心来。之后,爷爷又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每借一笔钱,都要低声下气地说尽好话,有时甚至要跑上几十里山路,才能找到愿意借钱的人家。终于,在爷爷的不懈努力下,凑齐了父亲的学费。拿着那叠带着体温的钞票,父亲泪流满面,那泪水里,既有对家人的深深感激,也有对未来的坚定决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绝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
在高中的三年时光里,父亲每天都过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却又充实。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了学习中。为了节省开支,他总是吃最便宜的饭菜,那些饭菜简单粗糙,难以下咽。主食常常是发黄的窝窝头,就着咸菜,便是一顿饭。冬天的时候,咸菜冻得硬邦邦的,父亲只能就着热水勉强下咽。他穿着最破旧的衣服,衣服上打着补丁,在同学们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可他丝毫不在意。尽管生活十分清苦,但他的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每一次考试,他都全力以赴,用优异的成绩证明着自己的努力。为了弄懂一道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