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宇依旧是礼貌而疏离,只是专注于自己手头的音乐构思,很少主动和大家交流。
我尝试着提出一些想法,他也只是点点头,简单回应几句。
在讨论节奏的把握时,小组里产生了分歧。
一部分同学认为应该采用明快的节奏,而另一部分同学则倾向于舒缓的节奏。大家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
这时,我注意到顾宇一直没有发言,便鼓起勇气问他:“顾宇,你觉得呢?”
他微微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我觉得这首曲子想要表达的情感比较细腻,或许舒缓的节奏更能展现其中的韵味,不过也可以在高潮部分适当加入明快的节奏,形成对比,增强感染力。”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独特的见解让在场的人都眼前一亮。我不禁对他更加佩服,也抓住这个机会和他深入探讨起来。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对音乐的理解真的很深刻,每一个观点都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
随着讨论的深入,顾宇似乎也渐渐放下了防备,和大家的交流多了起来。
我们一起探讨音符的组合、旋律的走向,不知不觉中,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活动结束后,我们虽然没有说太多话,但我能感觉到,我们之间的氛围不再像之前那样陌生。
从那以后,在校园里遇到顾宇时,他会主动向我点头示意,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而我也会热情地回应他。
慢慢地,我们开始一起在校园的草坪上讨论音乐。微风轻拂,绿草如茵,周围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他会给我讲述他钟爱的古典音乐,那些复杂的曲式结构、深刻的情感内涵,在他的讲述下变得生动有趣。
他说起巴赫的庄重严谨,莫扎特的灵动俏皮,贝多芬的激昂奋进,每一个音符背后的故事都被他娓娓道来。
我则向他介绍现代小提琴曲,那些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旋律,也总能引起他的浓厚兴趣。他的音乐知识储备极为丰富,无论是晦涩难懂的音乐理论,还是各个时期音乐家的传奇故事,他都能信手拈来、娓娓道来。
每次和他聊天,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在音乐的浩瀚海洋里畅快遨游,每一次交流都能让我收获满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关系愈发亲密。
我们一起去听音乐会,每当坐在音乐厅里,听着那悠扬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我总会忍不住偷偷看向他。
他专注聆听的神情,微微皱起的眉头,随着旋律起伏而轻轻摆动的身体,总是让我心动不已。
我们也会在音乐楼一同练习,他弹钢琴,我拉小提琴。他的手指在琴键上灵动地跳跃,我的琴弓在琴弦上优雅地滑动,我们的音乐相互交融,仿佛在诉说着彼此心底最真挚的情感。
有时候,一个眼神的交汇,一个默契的微笑,都能让我们沉浸在音乐的美好世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