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那是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阿木家中世代以农耕为生,一家人整日在土地里辛勤耕耘,用勤劳的双手换取生活的温饱。阿木干活不惜力气,不管是耕地、播种还是收割,他总是村里最麻利的一个,他的身影在田间地头穿梭,仿佛不知疲倦的骏马。而且他为人古道热肠,哪家有困难,他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扛重物、修房屋、挑水劈柴,样样不在话下,因此在村里人缘极好,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他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命运的红线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悄然将这两个年轻人牵到了一起。那天,恰逢松柏村的集市,这是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们交换物品、交流买卖的日子。集市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嘈杂而又充满生机的交响曲。阿依背着自己精心编织的竹篓和绣品来到集市售卖。她的竹篓用的是当地山上最坚韧的竹子,经过她的巧手编织,既美观又实用,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绣品上绣着彝族特有的图案,色彩鲜艳,针法细腻,那些图案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在绣布上跳跃、舞动。
阿依站在角落里,怯生生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手中紧紧攥着自己的货物,心中的紧张如同一只小兔子在乱撞。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紧张的是自己从未独自卖过东西,害怕卖不出去;期待的是这些竹篓和绣品能卖个好价钱,好给奶奶买些营养品。
几个狡黠的贩子瞅见阿依是个生面孔,便如同恶狼般围了上来,眼中闪烁着不怀好意的光。他们故意压低价格,嘴里说着这些东西不值钱之类的话,想要坑阿依。阿依又急又气,小脸涨得通红,据理力争道:“我这竹篓是用最好的竹子编的,绣品也是我一针一线绣了好久的,怎么可能只值这么点钱!”可她毕竟涉世未深,面对这些老谋深算的贩子,就像一只柔弱的小羊面对恶狼,显得有些无助。
就在这时,阿木路过,看到这一幕,顿时怒火中烧,心中的愤怒如同火山爆发一般。他大步上前,一把推开那几个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