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意。”
“哼,少装模作样。”丽妃一挥手,身边的一个宫女便端着一盆污水上前,作势要往叶澜依身上泼。叶澜依眼疾手快,侧身一闪,污水泼洒在地上,溅湿了宫女的裙摆。那宫女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地:“娘娘饶命,奴婢不是故意的。”
丽妃见状,更是恼羞成怒:“你这没用的东西!”转而又瞪向叶澜依,“你……你给本宫等着!”说罢,带着宫女们气呼呼地走了。
叶澜依望着丽妃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往后在这宫中,这样的刁难只怕会越来越多。
回到景仁宫,小翠见叶澜依脸色不太好,忙上前询问:“小姐,是不是在皇后宫里受委屈了?”叶澜依摇摇头,将事情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小翠气愤不已:“这些人也太过分了!小姐,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叶澜依微微一笑:“别冲动,在这宫中,冲动只会坏事。咱们得从长计议。”
此后,叶澜依开始更加留意宫中的局势。她发现,后宫之中以皇后为首,形成了几股势力。皇后端庄稳重,掌控着后宫大权,但为人较为严苛,在妃嫔中口碑并不好;丽妃仗着皇帝的宠爱,嚣张跋扈,与其他妃嫔矛盾不断;还有淑妃,表面上温婉和善,实则心机深沉,暗中拉拢势力。
为了在这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叶澜依决定先从了解皇帝的喜好入手。她通过与景仁宫的太监宫女们闲聊,得知皇帝喜好诗词、书画,且对佛教经典颇有研究。于是,叶澜依每日在宫中研读诗词、练习书法,还找来佛教经典诵读。
一日,叶澜依在御花园中散步,看到一处亭子里摆放着笔墨纸砚。她心中一动,走到桌前,提笔蘸墨,写下一首诗:“御园春日景,繁花映绿枝。蝶舞清风里,心宁意自驰。”刚写完,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好诗,没想到静嫔娘娘不仅容貌出众,才情也如此不凡。”叶澜依转身,只见皇帝萧御天身着龙袍,面带微笑地站在身后。她忙行礼:“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御天走上前,拿起诗稿,细细品味:“这首诗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宁静祥和之气,可见爱妃心境不凡。”叶澜依轻声说道:“臣妾只是有感而发,让皇上见笑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诗词,萧御天发现叶澜依对诗词见解独到,且博古通今,心中不禁对她多了几分好感。此后,萧御天时常在御花园、书房等地与叶澜依偶遇,每次交谈,都对她的才情与智慧赞叹不已。
然而,叶澜依的受宠,引起了更多妃嫔的嫉妒。丽妃更是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联合其他妃嫔,开始在暗中谋划,想要给叶澜依致命一击。而叶澜依,也隐隐感觉到,更大的风暴正在向她袭来……
叶澜依与皇帝萧御天在御花园的几次交谈后,她在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消息如同春日里的柳絮,轻柔却迅速地在后宫中四散传开。景仁宫的门槛,也渐渐被前来拜访、示好的妃嫔们踏平。但叶澜依心里清楚,这其中大多不过是虚情假意,后宫的争斗,远非表面这般和气。
宫中的日子,如潺潺流水般缓缓淌过。一日,叶澜依正在景仁宫的庭院中修剪花枝,只见小翠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张帖子,气喘吁吁地说道:“小姐,宫里要举办诗会,各宫娘娘都收到了邀请,这是皇后娘娘派人送来的帖子。”叶澜依停下手中的剪刀,接过帖子,轻轻展开。只见帖子上用娟秀的小楷写着诗会的时间、地点以及主题——“秋日思乡”。
叶澜依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光亮,她深知,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能在诗会上脱颖而出,不仅能进一步赢得皇帝的青睐,还能在这错综复杂的后宫中站稳脚跟。她放下帖子,对小翠说道:“小翠,去把我平日里收集的诗词典籍都拿来,我要好好准备一番。”
此后的几日,叶澜依深居简出,整日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她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挥笔疾书,反复琢磨着每一个字词,力求在诗会上一鸣惊人。景仁宫的夜晚,灯火常常亮至深夜,叶澜依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专注。
终于,诗会的日子来临了。这日,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后宫的妃嫔们个个精心打扮,身着华服,佩戴着璀璨的珠宝,争奇斗艳。叶澜依却选择了一袭淡紫色的宫装,简约而不失高雅。她的发髻上只插着一支白玉簪,更衬得她气质如兰。
诗会在御花园的一处开阔亭榭中举行。亭榭四周,摆满了盛开的菊花,金黄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亭内,摆放着几张精美的桌子,上面铺着雪白的宣纸,笔墨纸砚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