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曹植心中一震,甄宓,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她是袁绍的外甥女,自幼聪慧过人,才情出众,被曹操赏识后,便一直居住在邺城。然而,他从未想过会在这样的场合与她相遇。
两人并肩而行,沿着洛水漫步。周围的喧嚣仿佛与他们无关,他们的话题从花灯会的热闹,到邺城的繁华,再到诗词歌赋,竟无一处不契合。曹植发现,甄宓不仅容貌出众,她的才情更是令人惊叹。她对诗词的理解深刻而独到,每一句话都如同清泉般滋润着曹植的心灵。
“曹公子的《白马篇》真是令人钦佩,那白马少年的英姿飒爽,仿佛跃然纸上。”甄宓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曹植微微一笑,心中却有些羞涩:“甄姑娘过誉了,那不过是些少年意气之作。今日得见姑娘,才知世间竟有如此才情之人。”
甄宓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曹公子不必谦虚,妾身虽生于乱世,却也深知才子佳人的难得。只是这乱世之中,才情往往成为束缚,而非解脱。”
曹植心中一动,他从未想过甄宓会有这样的感慨。他停下脚步,凝视着她的眼睛,轻声问道:“甄姑娘,你心中可有难言之隐?”
甄宓微微一笑,却并未回答,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曹公子,这乱世之中,谁又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呢?”
曹植心中一震,他突然意识到,甄宓的忧伤并非无端。她虽生于名门,却也身不由己,她的命运早已被他人安排,而她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刻,曹植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想保护她,让她不再受这乱世的折磨。
然而,他知道自己只是个文弱书生,又怎能与这命运抗争?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无奈。
两人继续漫步,直到夜深人静,花灯逐渐稀少。曹植将甄宓送回府邸,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站在府门前,望着甄宓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满是不舍。
“曹公子,后会有期。”甄宓的声音在夜风中传来,带着一丝淡淡的眷恋。
曹植微微点头,却无法说出一句话。他的心中已被这初见的悸动填满,他知道,这个女子已经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回到自己的府邸,曹植坐在案前,心中依然无法平静。他拿起笔,却发现自己不知该写些什么。他的心中满是对甄宓的思念,却又不知该如何表达。
最终,他写下了一首诗:
洛水之畔,花灯初上, 琼楼玉宇,梦回一场。 琴瑟和鸣,月下相望, 一见倾心,情思难忘。
他将这首诗放在案头,心中默默念道:“甄姑娘,此生若能与你相伴,便是我最大的幸事。”
然而,他并不知道,这段初见的情愫,将会在未来的岁月中,化作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