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拆迁三年后,我竟成了闺蜜的笑料

  修路。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一旦道路畅通,我们村不仅去市区更加便捷,而且规划中的工业园也更容易落地。”

  一位中年干部指着门口墙上新刷的标语,为座谈定下了基调。

  随后,一位年轻办事员开始详细讲解拆迁政策。他提到先签约者先受益,过渡费先行领取,以及安家费增加10%等细则,虽然我不太懂,但还是默默记在了心里。

  “对于这些,我们家是坚决支持党和政府的决策的!”姐夫适时地附和着,面带微笑。

  “领导,这些我们都不太懂,你能否给我们详细解释一下拆迁补偿的事宜?毕竟我们一家人需要一个住处,地基和拆迁款的计算方式需要你详细说明。”听了许久,我觉得是时候提出我们的要求了。

  “你看,大嫂,根据管理办法和计算规则,你家的补偿情况是这样的。”另一位文质彬彬的办事员,拿出一摞资料,一页页地向我展示。

  一块新的宅基地,紧邻即将成为村内主干道的公路。此外,还有100万的补偿金,这条件相当不错。如果花五十万在新地基上建房和装修,剩余的五十万足够我们在城里支付一套体面房子的首付。一百万,相当于我和我丈夫干上十年的积蓄。

  “嫂子,你觉得怎么样?”

  “这位兄弟,这个方案确实不错,但具体事宜,我和弟妹都做不了主,需要等我爸回来。”姐夫接过话茬,顺手合上了他的文件。

  办事员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我。

  尽管在这个家里我并不是决策者,但也不能总是让姐夫代表全家做决定,不是吗?

  “领导,我已经了解了政策,等我丈夫和公公回来后,我会转告他们。我相信只要政府公平对待每一位村民,确保补偿到位,他们也不会有异议的。”

  “放心吧,我们也是根据你家的地理位置和家庭状况综合考虑的。”

  “嫂子,如果没什么其他事,我们就先告辞了。你们考虑清楚后,随时电话联系我们来签约。”

  (三)

  待工作人员离开后,姐夫缓缓关闭了大门。家人聚集在客厅,开始进行讨论。。

  “我看这个条件挺好的,一处宅基地,外加100万。我们一家人要赚到这么多钱得花多久?”公公首先发言,对这个条件表示满意。

  “咱这老宅子当初盖的时候,前前后后不也就花了十几万吗,是吧,老头子。”婆婆也加入了讨论。

  我望向老公,他却毫无反应,只是从卧室转移到客厅继续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