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山河“二字。
离开了童子稚嫩的书声,上了一个高坡,很快就看见了一条清澈的大河,河两边停靠着运载漆器的船只,有些时候还能从这看见几个鲜韧面孔,阳光洒在水面之上,波光粼粼,静寂了一个冬天的鱼儿竞相跳出水面,感受阳光的温暖。
终于,齐长生来到了缎玉河旁,此时,一个游侠模样的男人坐在河边,生起了一堆篝火,篝火旁还烤着一只青鱼。
游侠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狗尾巴草随风晃动,游侠的内心也并不平静。
清风吹起的涟漪久久难以平复下去。
青衣少年齐长生静静地呆在一旁,心里暗下决心想去验证自己的一个猜想。
“请问,您是.....”
。
一一一一
齐长生十岁那年。
那天。
那时母亲还可以时不时下床走走。
碎砖巷里难得的暴露在金色的阳光之中。
母亲恰好来了兴致想要出去透口气。
于是,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便迎着阳光出去逛了逛。
阳光照在躲在阴暗已久的头皮上,一种酥痒感袭来。
听说小孩子的记忆分不清幻想与现实。
或许有时连大人也不一定能区分。
母亲的身影与父亲的身影交织在一起,这是那条通往漆树林的道路。
只是那天,阳光并没有这么好。
齐长生抬了抬头,似乎在与父亲对视。但很快,他就将眼神望向了母亲。其实他们都被困在了那一天。
他们家已经很多年没贴过春联了。
马上要到下坡了。
他们的影子被太阳公公拖在了整条大街上。
白色的绸缎挂满了碎砖巷。
……
远方。
小小的衣冠冢连绵不绝。
如一座座小小的山峰。
……
很快。
他们走到了漆树林。
齐长生又闻到了那股味道。
很冲。
很难闻。
他低下头。
一条干涸的溪痕从他眼角开始。
………………
自那以后。
母亲的身体便一天不如一天了。
直到那个下着细雨的午后。
母亲艰难地起身。
想要出去看看。
……
一一一一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播洒之时,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还在呼呼大睡,而当太阳已经爬至山颠,阿婆的第一声催促已然传来,而当太阳正挂蓝天一个清脆的巴掌打破了均匀的呼吸,梦中偷吃的报应在现实中受到,鲜红的手印代表着阿婆耐心的极限,穿着肚兜的孩童在一双粗糙且宽大的手掌中完成了沐浴以及更衣,然后又不顾他死活地将一整颗鸡蛋塞进了他的嘴巴。
这个顽童姓刘,叫刘十六,生日是六月十六日,他的父母都还尚在,不过从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小镇,父亲刘十五是个商人,是家乡漆器的一个稳定收货方,不过,其先似乎并不是他,母亲冯十三是个精细女人,刘十五离镇很大程度上受了冯十三的指示,必竟这里连胭脂店都没有,至于胭脂是什么,那时的两人都不知道。
或许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原故,刘十六很快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