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根本不是柳若依,我不该受这种罪!” 苏念心中委屈极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她不敢发出声音,只能在心里默默抱怨,那心中的不甘如同汹涌的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她的内心。
就在这时,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奴趁着监工不注意,悄悄靠近她,压低声音说道:“别想着反抗了,在这里,我们都是被命运摆弄的蝼蚁,只能认命。你看看周围,没有人能逃得出去,反抗只会换来更残酷的惩罚。”
苏念看着她,眼中满是不甘,坚定地说:“我不会认命的,我一定要离开这里,一定可以找到办法改变这一切!我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到属于我的地方!”
女奴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惊恐地四处张望了一下,确认没人注意后,才小声说:“别乱说,被听到了可是要掉脑袋的。而且,你以为离开这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吗?这地方就像一个巨大的牢笼,没有人能逃得出去。你就别再做这种不切实际的梦了,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苏念心中一紧,意识到自己的失言。但她心中的信念却更加坚定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无论多么艰难,都一定要摆脱这种悲惨的生活,绝不能一直这样任人摆布。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也要勇往直前,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
到了晚上,苏念拖着疲惫到极点、仿佛随时都会倒下的身体回到小屋,不仅要忍受着饥饿的折磨,那如同无数小虫子啃噬般的饥饿感,让她几乎无法思考,还要时不时遭受妇人的打骂。妇人的骂声如同尖锐的利箭,射进她的心里,每一个字都带着无尽的侮辱与伤害。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苏念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她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让那些欺负她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她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驱散黑暗。
一天劳作结束后,苏念累得几乎瘫倒在地,在角落里休息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破旧的本子。那本子封面已经残破不堪,纸张泛黄,仿佛承载着无数的秘密。上面似乎记录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文字,和她所见过的这个世界的文字截然不同,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她刚拿起来,想要仔细查看,就被眼尖的妇人发现了。
妇人如同一只凶猛的母老虎,几步冲了过来,那肥胖的身躯在狭窄的空间里横冲直撞,带起一阵风,仿佛要将周围的一切都摧毁。她一把夺过本子,指甲狠狠地划过苏念的手背,留下几道鲜红的血印,疼得苏念忍不住轻呼出声,泪水再次涌上眼眶。“你在干什么!偷什么东西呢!这破玩意儿也是你能碰的?说,是不是想偷东西出去卖?” 妇人恶狠狠地说,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死死地盯着苏念,眼神中充满了怀疑与警惕,仿佛苏念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盗,“以后再敢乱碰不属于你的东西,小心我真的打断你的手!到时候看你还怎么干活!”
苏念心中充满了疑惑,那本子上的东西对她来说,仿佛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说不定能成为她改变命运的关键线索。可她不敢再轻举妄动,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不甘,将这个秘密深深地藏在心底,等待着时机的到来。她知道,这个秘密可能是她唯一的希望,她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守护好它,等待那个能让她破茧而出的时刻。
第二章:厨艺初显,威望渐生
在这暗无天日的苦寒之地,每一日都如同一把钝刀,在苏念的心头反复割磨。繁重的劳作,无尽的打骂,像一道道沉重的枷锁,紧紧束缚着她。然而,即便身处如此绝境,她心中那簇名为“希望”的火苗,始终顽强地跳动着,从未熄灭。
结束了一日如机械般的艰苦劳作,苏念拖着仿佛不属于自己的身体,步履蹒跚地回到那间破旧不堪的小屋。屋内,昏暗且冰冷,如同一座寂静的坟墓。就在她刚踏入屋内,试图在这冰冷中寻得一丝喘息之机时,一阵微弱且痛苦的咳嗽声,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了她的心。
她急忙循声望去,只见角落里,一位同被奴役的老妇人蜷缩在那张破旧到几乎只剩骨架的草席上。老妇人的身体如风中残烛般不住颤抖,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干裂的嘴唇微微翕动,却发不出半点声响。她布满血丝的双眼半睁半闭,目光涣散,仿佛生命的光芒正从她体内一点点消逝。
苏念的心猛地一紧,一种强烈的担忧与怜悯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三步并作两步,迅速冲到老人身边,双膝跪地,轻声问道:“婆婆,您怎么了?”老妇人艰难地抬起头,那目光仿佛穿越了无尽的黑暗,好不容易才聚焦在苏念脸上。她想要说话,可刚一张口,便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所淹没,身体也随之猛烈地抽搐起来,每一次咳嗽都像是在耗尽她最后的一丝力气。
苏念心急如焚,慌乱地环顾四周,渴望能找到哪怕一丝可以帮助老妇人的东西。然而,这冰冷的小屋内,除了四面透风的墙壁和一地的灰尘,一无所有。绝望的情绪如藤蔓般在她心中蔓延,但很快,她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突然想起,在现代学习的那些医学知识,或许能成为拯救老妇人的一线生机。
她深知,在这物资极度匮乏的苦寒之地,根本不可能有药来医治老妇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野菜和野果来为老妇人调养身体。想到这里,她咬了咬牙,不顾一天劳作的疲惫,毅然决然地转身,再次踏入那寒风呼啸的世界,朝着附近的荒地走去。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黑暗如墨般笼罩着大地。寒风愈发凛冽,如同一头咆哮的猛兽,张牙舞爪地向她扑来,试图将她吞噬。苏念的手脚很快就被冻得失去了知觉,每迈出一步都仿佛有千斤重。但老妇人那虚弱的身影在她脑海中不断闪现,支撑着她继续前行。
终于,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地方,她发现了一些熟悉的野菜和野果。这些在旁人眼中毫不起眼的东西,此刻在她眼中却如同一颗颗救命的珍宝。她顾不上野菜上的泥土和野果上的霜雪,甚至来不及感受手指被刺痛的感觉,便迅速地采摘起来,将它们紧紧地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老妇人的生命。
回到小屋后,苏念一刻也不敢停歇。她强忍着身体的疲惫,开始动手制作药膳粥。她先将野菜洗净切碎,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又把野果捣烂取汁,那四溅的汁水仿佛是她对老妇人康复的希望。由于没有合适的炊具,她只能用一个破旧的陶罐,在小屋外那简陋的小土灶上生火煮粥。
寒风呼呼地吹着,火苗在风中摇曳不定,随时都有可能熄灭。苏念的双手被冻得通红,手指僵硬得几乎无法弯曲。眼睛也被烟熏得直流泪,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但她的眼神却始终坚定地盯着陶罐,专注地搅拌着里面的粥,仿佛那是她全部的希望所在。
经过漫长的等待,简易的药膳粥终于煮好了。苏念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粥盛出,端到老妇人面前。她轻轻扶起老妇人,那老妇人的身体轻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她用勺子舀起一勺粥,放在嘴边轻轻吹了吹,然后送到老妇人嘴边。
老妇人缓缓张开嘴,艰难地喝了一口粥。刹那间,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里似乎有了一丝微弱的光亮,仿佛是在黑暗中徘徊已久的人,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苏念看到老妇人有了反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与希望,继续一勺一勺地喂她。
奇迹真的发生了,几天后,老妇人的病情竟有了明显的好转。她的咳嗽逐渐减轻,不再像之前那样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痛苦的咳嗽声。脸色也逐渐有了血色,不再是那令人心悸的苍白。她甚至能够坐起来,用那依然虚弱但充满感激的声音对苏念说:“孩子,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这条老命可就没了。”苏念看着老妇人,眼眶不禁湿润了,她笑着摇摇头,说:“婆婆,您别这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老妇人病情好转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奴隶们中间传开了。原本死气沉沉的奴隶群体,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顿时有了生机。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