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场风波,萧逸和柳嫣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他们的爱情故事在京城中传为佳话。
然而,危机虽然解除,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其他觊觎皇位的皇子们将萧逸视为眼中钉,开始策划新一轮的阴谋......
王丞相倒台后,京城看似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实则暗潮涌动。
其他皇子们眼见萧逸在此次事件中崭露头角,赢得了皇帝的赞赏和百姓的拥护,对他的嫉妒和忌惮愈发加深。
其中,以大皇子为首的一伙人,开始秘密谋划着如何打压萧逸。他们在宫中散布各种谣言,试图抹黑萧逸的形象,说他居功自傲,有谋逆之心。
与此同时,大皇子还拉拢了一些朝中的权贵,企图在朝政上孤立萧逸。他们故意在一些重要的决策上与萧逸唱反调,让萧逸的提议屡屡受挫。
而在柳家,虽然柳尚书已经官复原职,但柳嫣的日子并不好过。
一些嫉妒柳家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柳嫣与萧逸的感情是攀附权贵,别有用心。柳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她对萧逸的感情坚定不移。
萧逸深知自己处境艰难,但为了保护柳嫣和柳家,他决定更加小心谨慎地应对。然而,大皇子等人并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打击他的机会。
一日,皇帝突然病重,朝廷上下一片惊慌。大皇子趁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萧逸在暗中结党营私,意图趁皇帝病重之际夺权。
皇帝本就身体虚弱,听了这些话更是怒火攻心,病情愈发严重。
萧逸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深知此刻必须尽快向皇帝解释清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大皇子等人早已布下重重陷阱,阻止他面见皇帝。
在这危急关头,柳嫣挺身而出。她利用自己在京城贵妇圈中的人脉,悄悄收集大皇子等人阴谋的证据。同时,她还说服了一些曾经与柳家交好的大臣,让他们在关键时刻为萧逸说话。
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柳嫣终于将证据交到了萧逸手中。萧逸凭借这些证据,成功突破了大皇子的封锁,见到了皇帝。
皇帝在看到证据后,终于明白自己被大皇子蒙蔽,对萧逸的误会也烟消云散。萧逸趁机向皇帝表明忠心,并详细阐述了自己对朝政的见解和规划。
皇帝深受感动,病情也因此有所好转。他对萧逸更加信任,同时也对柳嫣的勇敢和智慧赞赏有加。
然而,大皇子等人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依然在暗中窥视,等待着下一个机会....……
经历了大皇子的阴谋算计,萧逸和柳嫣更加明白彼此的重要性。然而,他们的磨难并未就此结束。
大皇子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买通了萧逸身边的一个侍卫,在萧逸的饮食中下毒。
萧逸毫无防备,在一次用餐后,突然感到腹痛如绞,瞬间冷汗淋漓,倒在了地上。
消息传到柳嫣耳中,她心急如焚,不顾一切地奔向萧逸的住处。
当她看到面色苍白、昏迷不醒的萧逸时,泪水夺眶而出。但柳嫣知道此刻不是哭泣的时候,她强忍着悲痛,迅速请来京城中最有名的大夫。
大夫们经过一番诊断,皆面露难色,摇头表示此毒极为罕见,他们也束手无策。柳嫣不肯放弃,四处打听解毒之法,甚至亲自翻阅古籍医书,日夜不休。
与此同时,大皇子得知萧逸中毒命在旦夕,以为自己的阴谋得逞,开始在朝中大肆宣扬萧逸的“罪行”,试图彻底将萧逸置于死地。柳尚书也受到了牵连,再次面临被罢官的危险。
柳嫣一方面要照顾病重的萧逸,另一方面还要应对外界的压力和谣言。但她始终坚信萧逸不会就这样倒下,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不屈。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柳嫣从一位隐世的神医那里得到了一丝线索。据说在遥

